8月23日19:00,国际多孔介质学会中国分会(InterPore China)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第八期学术沙龙。化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海恩应邀作《低渗透油田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主题报告交流,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国内从事多孔介质相关研究的130余名学者和师生线上参会。


杨海恩从《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物理》和《胶体与界面化学原理》两部经典论著中的相关理论,结合油田开发工艺,对“优势通道”“封堵”“调驱与调剖”“胶体”等调剖调驱基本理论及概念进行解读。
重点分享了低渗透油田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结合自身多年来在低渗透油田稳产技术攻关的经验,从低渗透油田降递减保稳产面临的严峻形势、水驱开发存在的技术瓶颈等方面深刻剖析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背景。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构建低渗透油藏注水优势通道基本模型、纳米级聚合物微球增大储层内比表面积降低渗透率调驱机理、自主研发适合长庆储层环境系列聚合物微球核心产品、形成适用于工业化规模推广的注水站及阀组集中注入工艺、现场规模应用改善水驱降递减效果明显等五项技术突破和进展,并结合已取得的认识提出了深化低渗透油藏井间渗流作用机理研究、从胶体与表面化学原理出发研发新型纳米驱油剂两个研究方向。

期间

杨海恩与广大学术爱好者开展交流,对其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对下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他指出,加强理论认识是开展工艺技术应用、管理、研究、交流讨论的前提和基础。
国际多孔介质学会中国分会成立于2017年,是国际多孔介质学会的国际分部之一,致力于搭建一个多孔介质相关多学科交叉的交流平台。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展示了长庆油田在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研究进展、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取得的显著成效,拓展了化工集团跨学科、跨行业的技术交流平台,提升了化工集团在油田化学剂研发及生产行业知名度和话语权。

高峰
本期编审
编辑:罗翼 审核: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