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8月24日化工简报,农历癸卯年七月初九,工作愉快。
驾车行驶,请听语音播报:
第1条
国产超高强ZA60XC(T1000级)PAN碳纤维千吨级工业生产技术通过鉴定。长盛科技有限公司主持、深圳大学协同,在1700吨/年产线上稳定生产出T1000级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级产品水平,产品质量合格率大于95.6%。
第2条
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阻燃防静电工服上架,打破阻燃防静电工服主要面料配方一直被国外几家品牌所垄断局面。
第3条
联泓新科公司与惠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联泓惠生(江苏)新材料有限公司,规划建设30万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项目,其中一期10万吨/年、二期20万吨/年,生产POE光伏胶膜料、增韧料等系列高端烯烃材料产品。
第4条
我国首台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在青岛全面建成完工,投用后将大幅提升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第5条
青岛港董家口原油商业储备库(三期)建成投产。至此,董家口港区原油商业储备库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共计52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及配套设施全部建成投产,全国沿海港口单体容量最大的油品库区全部由工程建设转入生产运营阶段。
第6条
双星新材3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膜材料项目在宿迁市开工。项目总投资32亿元,建设周期36个月,建设引进聚酯装置1套、聚酯薄膜生产线8条。项目将采用多项新产品的新技术,开发生产高功能性聚酯膜材料:偏光片离型膜和保护膜、MLCC离型膜等光学级聚酯基膜,消费类电子制程材料,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封装基膜等系列产品。
第7条
《内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甲醇醋酸延链优化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生产高端化学品及新材料项目(含年产120万吨煤制甲醇调整变更为年产100万吨甲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召开。该项目优选先进的煤炭分级分质转换、外热式中低温煤炭热解、大型粉煤气化、提质煤综合利用等多项专利技术,将生产醋酸、醋酸乙烯(VAC)、乙醇、聚甲醛(POM)、聚乙醇酸(PG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乙烯醇(PVA)等近30种延链补链产品。项目计划分两期四阶段建设,预计2026年初步形成110-150万吨、2030年总形成260-350万吨新材料产品规模。
第8条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某生产井实钻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白垩系舒善河组下2段储层的首次油气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9条
鞍钢股份全资子公司化学科技拟与攀钢钒和西昌钢钒共同投资设立鞍钢攀枝花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攀枝花新建25万吨/年焦油加工项目。
第10条
四川中新绿色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含成品油批发、石油制品销售、充电桩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营等。该公司由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第11条
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对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示范项目,统筹利用现有中央预算内投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将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各地区应通过预算内投资及其他财政资金渠道,加大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12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开展调研,了解石化化工行业总体运行情况、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围绕石化化工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13条
托普索与World Energy GH2公司达成协议,共同为加拿大最大的绿氢项目Nujio'qonik项目提供托普索的动态绿氨合成技术。该项目建成后,将利用现场风能进行生产,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绿氢,并每年向全球市场供应25万吨的绿氢。
第14条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旗下 STAMAX™ 30YH570 树脂获得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颁发的 UL 认证标志。这款 30% 玻纤增强共聚树脂是首款获得 UL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认证,可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中使用的聚合物。根据 UL 2596《电池外壳材料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方法》进行的热失控箱测试结果表明,STAMAX 30YH570 树脂能够承受 250千帕的箱内压力和 420°C 的箱内温度。此次认证证明其热塑性塑料与以往的钢材和其他金属相比,在电池组应用领域具有更大的性能优势,有助于减轻电池重量、降低成本、提高功能集成性、增强电绝缘和热绝缘性能。
第15条
凯柏胶宝公司推出了可持续热塑性弹性体(TPE),其中含量高达48%的消费后回收物(PCR)和50%的后工业回收物(PIR)。该系列产品与PP、PC和ABS具有良好的包胶性能,表面不粘,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高达80°C的温度稳定性。产品符合多个全球标准,如FDA原材料合规性、RoHS和REACH SVHC要求。适用于电气和电子元件、可穿戴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