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清洗消毒不合格的餐(饮)具可能污染食品引发胃肠道食源性疾病发生,或带来一定程度的食品安全危害风险(如洗涤剂、消毒剂残留),所以规范餐(饮)具的清洗消毒是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基本的和重要的内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餐(饮)具清洗消毒规定了很高的卫生质量要求。
清洗
借助餐饮具洗涤设备或手工将使用后的餐饮具进行去残、分类、浸泡、预洗、洗涤的全过程。
消毒
利用物理(如沸水、蒸汽、消毒柜、洗碗机等)或化学(如消毒剂)方式对清洗后餐饮具上病原微生物进行消除或灭菌,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那么怎样才是合格呢?

链接: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扫下方二维码查看

怎样做才是规范呢?

一、清洗方法
(一)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刮掉餐用具表面的食物残渣;
②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餐用具表面;
③用自来水冲去餐用具表面残留的洗涤剂。
采用洗碗机清洗的,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操作。
二、消毒方法
三、保洁方法
①餐用具清洗或消毒后宜沥干、烘干。使用抹布擦干的,抹布应专用,并经清洗消毒方可使用,防止餐用具受到污染;
②及时将消毒后的餐用具放入专用的密闭保洁设施内。
③保洁设施应正常运转,有明显的区分标识。
④定期清洁保洁设施,防止清洗消毒后的餐用具受到污染。

链接:
1.《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附录J,资料性附录)
扫下方二维码查看

2.《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注意事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附录K,资料性附录)
扫下方二维码查看

特别提示
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型餐馆等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宜定期对消毒后餐饮具抽样送检,验证清洗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