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刷到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观点是:人需要免于选择的自由。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需要一个“免于选择”的禅定时刻,从“无时无刻不在滚动着的世界抽身出来,投入到一个相对无意识”的真空状态。
机械性劳动可以创造相对无意识的真空,抵消长期思考带来的伤害。比如笛卡尔,在完成哲学思考之后会磨镜片来抵消思考对大脑的损伤。
博主给出彼得·汉德克式的比喻:世界给出“coffee or tea”的选择,真空状态就是选择“or”的时刻。
“or”就是不作选择的自由。
-
“她的绝望,常常只有一种。疲惫。”
读博和工作以来的这几年,常常问自己,“怎么才能彻底放松下来?”
有很多时刻好像在“休息”,但其实很多年没有真正休息过。精神在轻度崩溃的状态中紧绷,不停进行微小决策,永远在焦虑下一篇论文下一条笔记和永远也写不完的小说。
但忧虑这些的同时,常常躺在床上,看小说或刷手机,一整天什么也不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对世界没有话说的中年人。我要说的话都在论文,表格,ppt,邮件和给学生论文的批注里了。
偶尔会感到人生的某一部分正在透支。
那些强调“长期不思考的坏处”的人,并没有告诉我,不停歇思考带来的大脑损伤是更不可逆的。
-
回到问题:“长期脑力劳动的人怎么才能放松下来?”
其实最有效的消除疲惫的办法是,先“覆盖”再“清除”。像清理硬盘,用新内容覆盖旧文件,再删除,才能真正释放出空间。
用一个生命的主题覆盖另一个。具体覆盖宏大,感受覆盖思考。
我的经验是,“禅定时刻”是“连续性+机械性+价值感”的结合。
比如,散步拍照就是我的禅定时刻。
国庆独自出门。打开圆周旅迹,路过公园,路过咖啡店,路过小猫咪,路过夜晚的梧桐区,用镜头把在秋天有趣的一切都采集下来,存成小小的电子票根。
-
嘿uu,写到这里,我真希望自己能总结出一套适用所有人的禅定时刻法则。可我没有办法。你知道的,每个人都在漩涡之中,处境各自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生从来没有真正被浪费的一天。
如果感到懒惫,倦怠,麻木,先不要埋怨自己,你可能只是需要真正的休息。
如果度过了无所事事又幸福的一天,恭喜你,你学会了在“coffee or tea”中选择“or”。
#人间万物采集员 #圆周旅迹 #生活一页 #日常plog #疲惫 #让一切穿过自己 @圆周旅迹 @生活薯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需要一个“免于选择”的禅定时刻,从“无时无刻不在滚动着的世界抽身出来,投入到一个相对无意识”的真空状态。
机械性劳动可以创造相对无意识的真空,抵消长期思考带来的伤害。比如笛卡尔,在完成哲学思考之后会磨镜片来抵消思考对大脑的损伤。
博主给出彼得·汉德克式的比喻:世界给出“coffee or tea”的选择,真空状态就是选择“or”的时刻。
“or”就是不作选择的自由。
-
“她的绝望,常常只有一种。疲惫。”
读博和工作以来的这几年,常常问自己,“怎么才能彻底放松下来?”
有很多时刻好像在“休息”,但其实很多年没有真正休息过。精神在轻度崩溃的状态中紧绷,不停进行微小决策,永远在焦虑下一篇论文下一条笔记和永远也写不完的小说。
但忧虑这些的同时,常常躺在床上,看小说或刷手机,一整天什么也不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对世界没有话说的中年人。我要说的话都在论文,表格,ppt,邮件和给学生论文的批注里了。
偶尔会感到人生的某一部分正在透支。
那些强调“长期不思考的坏处”的人,并没有告诉我,不停歇思考带来的大脑损伤是更不可逆的。
-
回到问题:“长期脑力劳动的人怎么才能放松下来?”
其实最有效的消除疲惫的办法是,先“覆盖”再“清除”。像清理硬盘,用新内容覆盖旧文件,再删除,才能真正释放出空间。
用一个生命的主题覆盖另一个。具体覆盖宏大,感受覆盖思考。
我的经验是,“禅定时刻”是“连续性+机械性+价值感”的结合。
比如,散步拍照就是我的禅定时刻。
国庆独自出门。打开圆周旅迹,路过公园,路过咖啡店,路过小猫咪,路过夜晚的梧桐区,用镜头把在秋天有趣的一切都采集下来,存成小小的电子票根。
-
嘿uu,写到这里,我真希望自己能总结出一套适用所有人的禅定时刻法则。可我没有办法。你知道的,每个人都在漩涡之中,处境各自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生从来没有真正被浪费的一天。
如果感到懒惫,倦怠,麻木,先不要埋怨自己,你可能只是需要真正的休息。
如果度过了无所事事又幸福的一天,恭喜你,你学会了在“coffee or tea”中选择“or”。
#人间万物采集员 #圆周旅迹 #生活一页 #日常plog #疲惫 #让一切穿过自己 @圆周旅迹 @生活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