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信息\n主题: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实践研究\n地点:上海久事艺术沙龙(北京东路)\n \n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展览关注点在既有建筑改造,通过14个案例系统呈现其核心设计理念:\n \n1⃣结构适应性再利用:最大限度保留原建筑隐藏能源\n2⃣功能重组策略:赋予旧建筑符合当代需求的新生命\n3⃣工业遗产活化:建立历史记忆与现代功能的关系\n \n重点案例技术解析:\n \n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吴淞院区)\n▫️ 改造前:1985年宝钢不锈钢型钢厂房(长度达1km)\n▫️ 关键技术难点:\n-保留连续24m跨钢结构屋架体系\n-将原气楼改造为光学反射系统:通过弧形不锈钢板,实现自然光二次反射(照度提升解决原本采光不佳的问题)\n-外立面采用参数化设计的拉伸金属网,兼顾遮阳与历史肌理\n \n北京CHAO酒店\n▫️改造难点:1990年代框架结构宾馆的低空间体验\n▫️解决方案:\n- 结构加固后拆除隔墙,创建12m通高大空间中庭\n- 新旧材料:保留原始混凝土梁,加入超白玻幕墙系统\n- 机电系统全隐蔽设计,提升设计极简纯净度\n \n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新闻大楼\n▫️ 改造难点:东德时期建筑的历史价值保护\n▫️ 解决方案:\n- 采用\"基座介入\"策略:新增玻璃体量悬浮于历史立面之前\n- 钢结构连廊系统实现新旧建筑力学分离\n- 模块化单元满足当代媒体空间灵活需求\n \n给出设计启示(笔记时间)\n✔️结构价值评估应先于空间设计\n✔️改造项目中,设备系统整合决定最终完成度\n✔️ 历史建筑更新需要建立清晰的干预层级\n \n——\n观展建议(笔记时间)\n建议重点研究:\n✔️各项目的结构加固节点\n✔️采光优化模拟分析\n✔️材料对比\n \n#小红书线上毕业展 #建筑师 #建筑改造 #室内设计 #展览类建筑 #建筑设计 #建筑工业化 #建筑模型 #可持续建筑设计 #建筑学日常 #工业改造 #改造 #改建 #后工业景观 #叙事性建筑 #城市更新改造 #建筑数字化 #建筑艺术 #旧建筑改造及活化 #展览设计 #工业风建筑 #工厂改造 #建筑材料 #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