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第十九届广州国际乐器展览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盛大开幕!本届展会开设4大展厅,展览面积40,000平方米,吸引了662家企业参展,展会持续至5月25日。
为此,乐林音乐的吴笈老师带领关老师、文文老师和李老师从广西南宁奔赴广州参加展览会。



现场人潮涌动 新品乐器引关注
一到入场时间,很多朋友就迫不及待进来挑琴试音。走道里熙熙攘攘,各大展台上琳琅满目的乐器,让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弦乐器、管乐器还是打击乐器,都有着绝佳的表现。




乐林参加团队参加全国首届电吹管师资修班并且师资认证。
本届广州国际乐器展洞察行业热点,开展“行业论坛”“经营管理论坛”“音乐教育论坛”系列会议。开幕第二日,乐林教师团队参加多场会议。⬇️










为期四天的展会将共开展50多场会议活动,接下来三天,著名指挥家王军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朱则平教授、指弹演奏家GIN、古典吉他演奏家陈曦、著名职业吉他手Tommy、提琴琴弓制作师李建锋等名师名家将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讲座、演奏会或提琴制作演示。
黑色的钢琴总能给人高雅的感觉,谁又不想在黑白的琴键上来一曲赞歌呢!








古代乐器:筑和轧筝
筑:它外形似筝,肩圆细颈,以击弦的方式演奏。你应该未曾见过它,因为它在宋代后逐渐失传,遗憾的消散于漫漫岁月之中。但你一定听说过它,它曾陪伴高渐离与荆轲易水送别,也曾陪伴汉高祖刘邦酒酣而歌。
它的名字是“筑”,是我国古老的击弦乐器,在先秦就已经盛行。宋代陈旸《乐书》记载:“筑之为器,大抵类筝,其颈细,其肩圆,以竹鼓之,如击琴然。”
宋代陈旸《乐书》中的击筑图





轧筝:
根据古籍资料显示轧筝确实属于筝类乐器。
轧筝在宋代陈旸《乐书》中出现于乐图论·俗部·八音丝之属中,与五弦筝、十二弦筝、十三弦筝等筝类乐器并列,其描述为“唐有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
宋代陈旸《乐书》中的轧筝
《元史·礼乐志》中出现的乐器qín也是轧筝,记载有“
,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则
亦轧筝之类。”
清代的《皇朝通典》、《皇朝礼器图式》等古籍中再次出现了轧筝的记载,有“轧筝,似筝而小,十弦,以木杆轧之”,并且有当时轧筝的外观图绘及详细尺寸。
清代《皇朝礼器图式》中的燕飨番部合乐轧筝
轧筝可坐奏、立奏或行奏,有横、竖两种演奏方式,既可以将乐器平放,又可以竖抱于肩头演奏。










就外形来看,颂钵犹如一个金属打造而成的大碗,表面呈暗铜、哑金色,非常神秘。
但你听见轻轻敲击颂钵时所发出的声音、震动、感觉却是如此深沉、宁静、仿佛天籁之音。
当你接近颂钵就会感受到,经过敲击所引起的共振经久不褪,高频率的震动让身体放松,所接触的部位感觉强烈的能量滲透,帮助疏通经络,清理堵塞的部位。
颂钵发出的接近万物源头的声音,振动频率非常特殊,并非现代化机器能够复制,每一个颂钵都有独特的声音频率,通过敲击和摩擦的方式,将声音振动不断渗透进入身心,让不安的情绪分子逐渐沉静稳点,心绪上的沉闷,压抑,以及身体上的疼痛,不适感,都会立竿见影的得到舒缓。


两天过去了,我们的老师收获颇丰,为我们带回来了许多器乐教学、选择的参考资料,这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