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国人预期寿命有了显著的提升。2019年,国人预期寿命达到了77.3岁,比1960年提高了33岁。人们的健康需求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持续增长,其中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尤为突出。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占总人口的34.9%,这意味着卫生系统将面对更多具有复杂健康需求的患者,而现有医疗资源将难以满足临床在诊断效率、治疗效率、管理效率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AI)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它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率,在使用相同医疗资源的前提下,为更多病人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人工智能也可以帮助改善医疗从业者的体验,将他们从繁重而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接触患者,履行“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医务人员职责。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正走出实验室从理论技术研究向产业落地方向发展。人工智能的迅猛崛起快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作用愈发重要。得益于与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现代科技的齐头并进、协作发展,医疗健康领域也在开启创建智能新时代。新一轮的人工智能浪潮促进了医疗健康事业的新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的现代模式已悄然运用到医疗健康领域的各个场景。
中国医疗AI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按照大数据、A+新药研发、AI+肿瘤诊疗三大赛道市场规模总量估算,2020-2025年CAGR为39.4%,2025年我国医疗AI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未来的医疗功能将变得更加智能化,这是医疗行业的必然性和趋势,而人工智能医疗和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也将会越来越密切。
AI医疗的概念——AI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
AI医疗是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基础设施的搭建及数据的收集,将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服务应用于医疗行业中,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干预技术手段介入传统的院内外医疗环节,协助人或解放人工,提升医疗行业的诊断效率及服务质量,更好的解决医疗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AI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应用领域与场景
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主要应用领域归纳为如下五类:AI+新药研发、AI+医学影像、AI+医疗机器人、AI+健康管理以及AI+综合辅助诊断。
AI医疗诞生于生命科学与医学数据大爆炸时代
随着人类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人类每天所接收的信息呈指数爆炸增长,生物医学也迎来了大数据驱动的颠覆性变革时代,各国纷纷开展生物医学大数据计划,并且将人工智能最大程度的运用在医疗健康领域。
无论是否愿意,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每个人都置身于大数据时代之中,据国际数据公司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2018年全球产生33ZB(1ZB等于10的12次方)的数据。其中,中国产生了7.6ZB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该数字将增长48.6ZB。
在大数据时代,生物医学大数据是增速最快的大数据,贯穿从基础研究、药物开发、临床医疗到健康管理所有环节,甚至还催生了一系列生物医学大数据产业。一般情况下,生物医学数据的计算量与人的样本数量呈线性关系,但是当变量和组合增多时,计算量就指数倍的增加。如果增加的数据与临床症状或基因表达以及其他层次的医学数据相关,那么分析会变得更加棘手和复杂。所以,当处理数据达到PB量级,巨量数据的处理可能会使目前很多统计分析工具瘫痪。在一切可以用数据“雕刻”的时代,有大量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应对。
生物医学的决胜关键节点
大数据积累、融合最终发展成为临床应用设施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数据增长本身是极简单的事情,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产生数据,当发展到有用信息则有一定的滞后性。正是因为数据转换的滞后性,在大数据时代,生物医学发展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数据资源和计算存储资源、大规模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与数据链整合能力。
数据资源与计算存储资源成为衡量不同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之一。就医疗大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而言,则需要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参与,智算时代下,算力成为了一种新技术生产力,也是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智慧医疗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在医疗健康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