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你家的冰箱,里面是不是有一瓶被美国人民称之为“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老干妈”?这个风靡世界的香辣酱菜,可谓是居家必备的佐餐调料。今天我们不说“老干妈”,而是说一种家里更为普及的调料,在浙江,它不仅是某地曾经的支柱产业,还有专门的博物馆,那就是酱。
我们知道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的浙江绍兴,在其历史上,曾经有三大传统工业为其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那就是一直被称为“绍兴三缸”的支柱产业。而这“三只缸”其中之一就是“酱缸”。绍兴是中国酱园的发祥地之一,有“天下酱业无人不说绍,九州之内司厨鲜有不知绍”之说,酱园文化也是绍兴传统的“三缸文化”之一。绍兴人爱吃酱制品“酱货”在绍兴美食世界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去过绍兴的朋友们都知道,绍兴的美食口味多样,而这其中有很多让人垂涎的美食都是酱制品,像酱肉、酱鸭、酱菜、腐乳等,一盘盘色泽红褐,油润咸香,让人忍不住想去尝一尝。
俗话说“天下酱业无人不说绍。”“绍兴的酱”,是绍兴人餐桌上的基础味道,千百年来,独树一帜,弥久留香。有句民谚叫“绍酒行天下,酱园遍全国”,我们都知道绍兴是出了名的“酒都”、“醉乡”,绍兴黄酒驰名天下,在古代还一度作为贡品俸给皇家。可是绍兴的酱醋酿造技术比黄酒还早了200多年,尤其到了清代晚期,绍兴的酱业更是达到了鼎盛,绍兴酱园生产的酱黄瓜、腐乳等在明、清两代还被列为贡品。时至今日,绍兴酱文化依旧源远流长,那浓浓的酱香依然是每一个绍兴人最熟悉的家乡的味道。
尝过了绍兴浓香可口的酱制品,我们再去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杭州萧山看一看。在离湘湖景区不远处河上镇,有一个四处弥漫着酱香的酱园博物馆——徐同泰酱园旧址。敦厚的石墙门,招牌的大酱缸,黑色大柜台,还有那1914年“两浙盐运使司”颁发的,编号为196号“官酱园”牌匾……漫步期间,满眼尽是这个百年老字号无法复制的丰厚沉淀。
徐同泰,这个创立于清朝光绪三年,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的酱油品牌,是首批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其特有的徐同泰酱油的古法手工酿造技艺,入选“杭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澳门豆捞全国几百家门店的指定产品。徐同泰用极为考究的制作原料,搭配沿用至今的传统手工酿造技艺,制成具有“色泽淡朴、酱香浓郁、味道鲜美”三大特点的徐同泰酱油,有“酱韵飘香,百年百里”之说,它是河上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上古镇最为骄傲的历史文化名片。
关于作者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旅游热爱音乐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半文艺大龄男青年。
专属名片:朱桀的行走笔记
环球旅行家,出行视频达人,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旅游自媒体。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尊重原作者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