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产业建圈强链·科技成果转化”双创论坛暨第三届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相约9.8”双创导师节活动在成华科技大厦举行。
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张弛、副主任唐丽、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秘书长胡胜全;成华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局长胡甦、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曾品卫、成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邱常健;电子科大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皮亦鸣、电子科大图书馆馆长魏彦玉、电子科技大学校团委书记陈龙;电子科技大学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钦伟、总经理张琦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科技园双创导师代表、园区企业代表、资产公司负责人、科技园运营团队等共计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办,电子科大沙河科技园、电子科大西区科技园、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电子科大菁蓉逆向创新孵化基地以及电子科大三医+AI科技园、三医+AI创客空间承办,实为科创空间、成华科技大厦协办。
相约“9.8”
充分发挥科技园创新要素集成优势
9月8日下午,以“师”为名,相约“9.8”。一场关于“感恩师德”的活动在成华科技大厦拉开序幕。
在活动现场,成都市成华区新经济和科技局胡甦开场致辞。
她表示,大学科技园创立以来,积极搭建产研合作平台,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创业企业,创业导师秉持初心与创业者共同努力,一路走来,硕果累累。
电子科大科技园积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创新特色的示范园区,是科技人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目前,成都市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成华区将围绕这一重要战略,协同推进区域内创新、产业、资金、人才融合发展,为企业家和创新创业团队创造宜居宜业的发展沃土。
随后,电子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办公室主任皮亦鸣发表致辞。
他表示,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坚持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秉承“绿色、开放、创新、生态”的办园理念,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产教融合、校地企协同,打造高能级产学研合作平台。
同时,也特别注重大学科技园的“大学”属性,坚持以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己任,在服务中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学者教授、创业精英、产业专家等,大家在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双创人才培养中凝聚成一股坚强的科技创新力量,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园推动校企地共建“双实双业”培养基地20多个;通过暑期学校、创业训练营、园区企业招聘对接会、双创思比齐等活动服务实习实训、创新创业10000人才;联动校团委、各学院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学校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支持师生参加全国“互联网+”等双创大赛,去年、前年取得5金12银的骄人成绩。
展望未来,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感恩导师,同时努力提升科技园的整体实力水平,在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贡献科技园力量。
主题分享
共谋行业快速发展的路径
在主题分享环节,现场六位嘉宾围绕活动主题,从不同角度带来精彩分享。
首先成华区投促局分享人董秋懿对成华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做了宣传推介。
成华区投资环境推介
董秋懿
成华作为成都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全面转型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具有叠加的发展机遇、突出的区位优势、明显的科创优势、富集的特色资源、强劲的发展势头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都为成华的发展集聚了人气、汇聚了商气。
当前的成华深入实施“中环牵引、纵横联动、组团优强”发展策略,聚力创响成渝相向发展新门户、现代产业集聚新高地、工业城区转型新样板“三张新名片”,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先行区。
通过介绍,一个宜居宜业、充满创新活力的成华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可以看到,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特色的产业生态,正在成华蓬勃发展,生机盎然!
随后,电子科技大学校团委书记陈龙带来主题演讲——“关于青年科创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青年科创教育工作的思考
陈龙
首先,为大家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共青团科创育人的使命和担当,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师生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着力为青年师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
他介绍,成电共青团科创育人的基础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理方位——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战略方位——电子信息领域“金山银山”;资源禀赋——高的平台、优的项目、强的师资、实的转化。
谈到未来工作的方向,他表示,要坚持以育人为底色、机制为动力、项目为关键、转化为导向,打造贯穿“课程—项目—转化”青年科创全链条教育。
他表示,多年来,大学科技园积极助力校团委推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双方全面合作不断深化,产教一体融合切实加强。在此过程中,广大科技园导师也付出了智慧、经验和辛勤的汗水,他代表学校团委向科技园及各位导师表示感谢。
多年来,大学科技园不断助力校团委牵头推进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双方全方位合作,产教一体,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科技园导师也付出了智慧、经验和辛勤的汗水。
第三位分享嘉宾,成都市政协常委、成都融通产业链创新中心理事长皮建军带来主题分享——“借建圈强链东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借建圈强链东风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皮建军
目前,成都产业现状不容乐观,龙头企业缺乏,“科技策源地”作用发挥不充分,科技赋能产业效果不明显。
他表示,要提升科技成果成功率就要借力四链融合,让“现实丰满”,即“借力链主企业,借力国家资源,借力产业资本,借力新产品示范推广。”
随后,他对成都融通产业链创新中心进行简单介绍,中心是按照成都“产业建圈强链,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中介机构’产业生态体系”的要求,设立的市委市政府建圈强链可依托的高能级公共平台。
未来,希望通过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创新创业孵化、技术转移与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和商业化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未来,希望通过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创新创业孵化、技术转移与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和商业化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接下来的分享嘉宾是来自成都陆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建云,他的分享主题是——“科技园双创服务体系赋能科技企业发展”。
科技园双创服务体系
赋能科技企业发展
梅建云
1998年9月11日,陆迪正式落户成都,为石油天然气服务引入国际化整合策略,以成都为核心辐射影响整个国内产业。
2012年正式入驻电子科大沙河科技园。是一家集油气管道技术集成、研发、服务、设备销售、新材料、新技术引进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长期专注石油天然气行业1000+个成功案例,掌握国际多项先进技术,与三十余家国内外机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拟建智能柔性非金属管道油气长输管道物联技术工程中心。
2016年登陆“新三板”;2018年取得“涉军”4证;2023年“专精特新”。
他表示,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科技园的帮扶和陪伴,
在整个大学科技园体系内,陆迪集团就像一个缩影,由一个初创企业逐步成长为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深耕发展为行业专家和专精特新企业。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在科技园的陪伴之下,高速成长,展翅腾飞。
第五位分享嘉宾,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行长曾静,带来主题分享——“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陪伴计划”。
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陪伴计划
曾静
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于2002年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1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居第26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将持续打造和完善全生命周期陪伴计划,做好科创企业和企业家朋友一路发展的陪伴者。
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金融资源在企业全生命周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园通过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努力搭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期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解决方案,为其深度赋能。
最后一位嘉宾的分享,是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张玲玲,她的分享主题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助力高校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助力高校科技创新
张玲玲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支持科技创新背景:相关政策、高等学校专利产业化情况、国家对高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及管理重视程度。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助力科技创新路径:立足高校,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西南,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培养“专业技能+知识产权素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知识产权培训与宣传,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第二课堂”。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支撑全面创新:高校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力军和重要力量。围绕专利创造、 保护、运用、管理等全链条全流程协同服务,多方共建协同发展,支撑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在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高水平的服务机构链接高校知识产权成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现实通道和高水平的指导。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通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梦想执灯
新任双创导师亮相会场
为梦想执灯,致敬筑梦人。作为当天活动的重要环节,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为新任导师送上鲜花,他们是罗杰、张智鑫、向艳琼、刘倩、张国良、王嘉骏、皮建军、唐佐林、李晓蕾、付伟、宋利、李明。
作为一批新的双创企业导师,在接受聘任的一刻,也意味着他们接过的是科技企业服务事业的信念与责任,相信他们将用更专业和激情的态度,投身科技园事业中,为服务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不懈努力。
在导师视频采访环节,来自新任导师之一,唐佐林表示非常荣幸受邀成为科技园的双创导师,这是一个新的身份,也是一份新的责任。 我认为作为导师最重要的是“分享、帮助”。在过往创业的路上,我经历了成功和失败,希望有机会能用我的经验帮助到大家。
中国向西 成都向南
科技企业500强之梦从这里开始
1200-13000㎡花园载体空间
园区火热招商中!
咨询热线:028-621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