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老乡鸡”)主板IPO审核状态已“终止”。终止审核的原因是,公司及其保荐人国元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老乡鸡终止上市的消息公布后,引发市场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老乡鸡终止上市的背后不仅表明了老乡鸡的困境,也透露了整个餐饮行业上市的困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2022年5月20日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到2023年8月28日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老乡鸡本次IPO历时一年零三个月。那么,老乡鸡IPO为何会失利?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员工社保公积金缴纳受质疑。老乡鸡招股书显示,2021年底,老乡鸡有1874名员工未缴纳社保。2019年和2020年,老乡鸡未缴纳社保的员工数量分别为8035人、6135人。近三年间,老乡鸡累计有1.6万名员工未缴纳社保,2.45万人次未缴纳公积金。相关话题#老乡鸡近3年累计1.6万员工未缴社保#登上微博热搜。虽然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发视频道歉,并表示将最大程度改善员工福利,但是网友们纷纷表示“下头”。二是涉嫌违规债转股、虚假出资。招股书显示,老乡鸡的前身为“肥西老母鸡”,成立于2003年10月,最初注册资本为50万元,其中束从轩以货币出资40万元,张琼以货币出资10万元。但是两人的出资并非自己支付,而是由正旺畜禽公司代为转账,原因是正旺畜禽存在对束从轩、张琼相关负债,而正旺畜禽是束从轩、张琼实控下的企业。2004年,肥西老母鸡进行第一次增资。2004年6月20日,正旺畜禽召开股东会决定,截止2004年5月31日,原对肥西老母鸡的应收款为78.24万元,将其中70万元债权转作对肥西老母鸡的投资。同年6月22日,肥西老母鸡召开股东会,同意正旺畜禽将其持有的肥西老母鸡的70万元债权转为股权,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120万元。然而,肥西老母鸡成立的出资和第一次增资都属于债转股的情况,其真实性以及是否具备相关法律凭证受到质疑。三是家族企业经营存在隐患,关联交易频发。老乡鸡是较为典型的“家族企业”,老乡鸡的实控人为束从轩、张琼、束小龙、董雪、束文5名家族成员,从股权分布来看,束小龙、董雪、束文三人合计持有公司91.32%的股份,董事长束从轩、副总经理张琼(束小龙、束文的母亲),并未持有公司股权。这种家族式经营模式存在诸多隐患,例如,实控人控制不当、内控环境基础薄弱、内控部门责权不对称、监督不力等。此外,老乡鸡的交易关联方“老母鸡禽业”既是老乡鸡的供应商也是客户,与老乡鸡的交易往来频繁。其实,老母鸡禽业的实控人是老乡鸡的董事长、总经理束从德,与束从轩系叔侄关系。2021年10月,老母鸡禽业匆匆注销。部分网民不禁怀疑两家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利益往来。四是持续盈利能力待解。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老乡鸡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分别为28.59亿元、34.54亿元、43.93亿元。从营收来看确实不错,但从利润来看,2019—2021年,老乡鸡的毛利分别为5.44亿元、5.97亿元、7.2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9.02%、17.28%、16.56%,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与同庆楼、广州酒家、西安饮食、全聚德四家同行业企业相比,2019—2021年,老乡鸡的毛利率低于上述同赛道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平均值。此外,现有利润是在老乡鸡有大量员工未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的情况下计算的,如果为员工补缴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其利润将进一步下滑。
老乡鸡的失利透露出的是餐饮行业的上市困境。今年以来,多家餐饮企业向A股发起冲击,包括老乡鸡、老娘舅、蜜雪冰城、德州扒鸡。此外,还有多家餐饮企业向港股发起冲击,包括七欣天、乡村基、杨国福、达美乐中国、捞王、绿茶、上井、特海国际等。然而,在这些冲刺上市的餐饮企业中,目前仅有达美乐中国和海底捞的全资子公司特海国际成功上市。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在A股挂牌上市的餐饮企业仅有4家,港股餐饮概念股有51家,其中,仅8家是内地餐饮企业。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本土餐饮企业并不热衷于上市。因而,今年餐饮企业扎堆冲上市的现象略显反常。
那么,餐饮企业为何集体冲上市?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过去餐饮企业本身现金流压力较小,更无需研发创新等成本,对于募资的需求并不大。但由于此前受疫情影响,诸多餐饮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头部企业希望通过上市赢得资金支持和发展窗口期,加速抢占市场份额;二是为了提升品牌价值;三是在餐饮企业上市热潮中,保持竞争力。
从以往来看,A股上市的门槛较高,对于餐饮企业的上市申请也较为审慎,加之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以及A股阶段性收紧企业IPO等,餐饮企业在A股上市或将越来越难。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