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硅谷著名VC BVP评估硬科技企业的心得

   日期:2023-09-06 22:01: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3    评论:0    


本篇CareerIn/CareerIn投行PEVC,将分享硅谷著名风投机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BVP)的最佳实践。作为硅谷最有代表性的VC,BVP到底在看哪些领域,如何评估科技企业,其筛选出的头部创业公司(包括国内)有哪些【参见附件pdf】,及共同特征。

BVP将其聚焦的科技投资方向称之为“deep technology”(深科技),指的是那些过去只是科幻小说,但如今已成为现实的技术;它通过新颖的研究和定向商业化突破了人类能力的界限。

具体来看,BVP主要看9大类深科技:

-农业:到2050 年,全球人口将接近 100 亿,我们需要新的方法来养活人们并支持提高生活水平。农业深科技公司正在开发新的可持续方法来生产或种植食物,例如垂直农业、近海水产养殖和替代肉类。

-AI:得益于芯片、AI模型、训练方法以及收集、标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的进步,AI正在从基于规则的机器转变为类似人类的创造者。从长远来看,这些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成为提高我们生产力和工作方式的个人助理。

-航空:从基于无人机的灾难响应交付到自动飞行出租车和超音速飞机,人员和货物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空中旅行。

-气候: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了生存风险,我们需要部署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它。随着全球气候逆风加剧,从大学到政府再到企业,许多实体正在部署资本来开发、生产、规模化和营销从能源存储到碳捕获等深层技术。

-移动性:深度技术移动公司,例如那些制造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正在改变我们在地面上的移动方式,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设计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的方式。

-下一代生物技术:新的生物技术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基因组学和其他新模式(例如CRISPR、单粒子追踪)的进步,通过更便宜、更快速的诊断和治疗癌症等疾病来延长生命。

-量子:当量子计算机达到“量子优势”时,即它们足够强大且稳定,能够在解决具有商业价值的问题方面超越传统计算机,它们将彻底改变制药、物流、金融服务、汽车和其他行业。

-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自主操作的机器(例如机械臂、人形机器人)可以比人类以更高的精度、准确度和速度执行物理任务。

-太空:人类自1972 年以来就没有登上过月球,但我们预计在本世纪末之前重返月球。除了发射和旅行之外,遥感和太空制造等许多其他空间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

头部的深科技初创公司有哪些共性:

-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面临融资风险:未来技术大规模商业化的资金来源从何而来?例如,在2000年代初期的“清洁技术1.0萧条”期间,生物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等深层气候技术的后期资金枯竭,导致许多先前资金充足的初创企业破产。深科技公司面临高资本支出(CapEx) 的原因有很多:1)深度科技公司涉及原子(而不是比特)的世界,因此需要花费大量预算购买物理设备和实验室空间。2)与软件公司不同的是,工程师可以立即将错误修复和迭代产品改进推送到服务器,而深度科技公司必须在客户使用之前让产品变得完美。3) 深度科技公司在上市前需要遵守法规,而监管部门的批准需要时间和金钱。4) 每个新的开发阶段(研究→原型→部署→商业规模)都会带来新的技术开发挑战。

-退出时间较长,因此在决定是否投资深科技时,资金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在附件100家头部深科技创业公司中,平均公司年龄为9.2年,平均筹集资金金额为8.01亿美元,平均估值为44亿美元,其中84家是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深科技公司的早期发展速度较慢,因为它们需要在最初几年应对科技风险,但当它们最终进入市场时,它们的估值潜力会更高。

-拥有技术护城河。附件100家头部深科技创业公司中,50% 是由博士创办的,上榜企业平均拥有122份专利文献。这些护城河不仅可以保护公司,还可以为公司价值提供下行保护。由于高价值的专利组合,距离商业可行性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的公司可能已经具有显着的独立价值。

-附件100家头部深科技创业公司中,平均价值资本倍数(VCM),即最新估值与筹集资金总额的比率为5.5。这一倍数对于捕捉深科技公司如何有效地将投资资本转化为价值具有方向性作用。这在资本效率为王的时代尤为重要。VCM最高的类别是航空航天,为 11.9,而最低的类别是农业,为 2.6。

为了评估深度科技公司的技术准备情况,创始人和投资者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现在?

-技术经济分析(TEA) 是什么样的?TEA对于评估一项技术当前和未来技术准备水平的单位经济性至关重要。

-假设是什么?

-为了使其大规模发挥作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到目前为止已经证明了什么?从原型到生产需要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CareerIn更多服务

版权声明:CareerIn和CareerIn投行PEVC,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投行/PE/VC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微信instructor77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