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5周年。为让广大产业工人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此项改革的背景和重大意义,特别是了解《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提出的主要举措以及改革与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职业发展等的密切关系,中央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编写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一书。
希望通过此书,让广大产业工人进一步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6. 产业工人队伍为什么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这是方案的第一条措施。工人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是党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产业工人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是时代精神的创造者,也是社会新风的培育者、引领者。一代又一代中国产业工人以实际行动塑造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孕育产生了王进喜、包起帆、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高凤林等一批又一批时代楷模。他们为中国精神注入了强大能量,成为广大劳动群众的光辉榜样,调动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产业工人队伍拥护党、爱国家、爱岗位、重实干,保持了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先进性。但也要看到,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产业工人也存在主人翁意识淡化、自信心不足、缺乏身份认同感等问题。这就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品格,不断增强工人阶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7.新形势下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将如何开展?
8.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将如何得到保障?
9.如何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主旋律?
10.国家将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落实产业工人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技术工人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近年来,各级高度重视提高产业工人待遇,先后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等,着力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开展“护薪”行动。全国总工会编写《集体协商工作指导手册》引导各地推动新就业形态行业建立协商协调机制。党和国家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方面的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来源:中国工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