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习近平在主席台向与会代表致意。
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8月3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李希代表党中央致词。
8月31日,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庄重而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象征着五大洲侨胞心向祖国的中国侨联会徽,10面红旗分列两侧。二楼眺台悬挂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巨型横幅。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200名归侨侨眷代表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600名海外侨胞特邀嘉宾欢聚一堂。北京山东企业商会驻会副会长、致公党党中央社服委员、北京海峽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朝阳区侨联青年委员会副会长伊西伟与朝阳区侨联组织的80余名侨界人士一起参加大会开幕式。
朝阳区侨联组织侨界人士参加大会开幕式
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步入会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大会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幕。
李希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侨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的致词,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侨联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李希在致词中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以来,中国侨联和各级侨联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侨胞,全面履行职能,侨联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组织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始终与祖国共奋进、与人民齐奋斗,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抗疫斗争、对外开放、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推进祖国统一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作出积极贡献。
李希表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也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希望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祖国统一作出更大贡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祖(籍)国和住在国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在共担民族复兴重任、共享民族复兴荣光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向大会致贺词。贺词指出,各群团组织要牢记初心使命,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
会上宣读了《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关于表彰中国侨界杰出人物和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侨联关于表彰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中国侨联关于表彰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万立骏代表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王毅、石泰峰、李干杰、李书磊、陈文清、王小洪、洛桑江村、咸辉出席会议。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军队有关单位和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以及首都侨界群众代表等参加开幕会。

伊西伟说,这次大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侨联作为中国与海外联系最密切、海外影响力最大的组织之一,承载着祖国与海外华侨的深情厚谊。大会也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于侨务工作的重视和关爱。今后,我也将会继续以爱国爱乡为宗旨,致力于维护侨胞的权益,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以创新的精神、扎实的作风,积极投身侨联事业,为祖国的发展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贡献。
来源/新华社

北京山东企业商会
北京市东城区黄寺大街甲1号柳荫公园西门又一村四合院
电话:15120088867 网址:www.lushangorg.cn

北京山东企业商会简介
北京山东企业商会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北京市民政局核准登记注册的省级异地商会。
商会自2005年12月23日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联谊、互助、共赢、发展”的宗旨;以“诚信鲁商、智慧鲁商”为核心价值观。以“结天下儒商,创四海之业”为品牌目标。本着“自愿入会、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的办会原则,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来建设和发展商会,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合作的氛围、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和团结在京的山东籍企业和有识之士。致力于为会员企业创建交流平台、寻求商贸合作机会;弘齐鲁文化与鲁商精神;为京鲁两地经济、文化、企业与政府之间交流搭建桥梁和纽带。
目前,山东在京人数众多,创办企业数万家,涉足房地产开发、建筑设备租赁、电子通讯、生物科技、园林绿化、文化教育、餐饮旅游、能源化工、文化艺术、担保投资、矿产开发、商品零售、工程安装、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各个专业行业和领域,遍布各区县,带动了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商会现有会员企业近万家,设置常设机构秘书处,商会拥有淄博、济宁、威海、枣庄、滨州等地市团体会员,宁津、汶上、微山等县区级团体会员。此外,通过整合商会内外资源,与国内外数十家商会保持紧密联系,同时商会利用自身政务、经济、学术等资源优势,整合国内各行业专家、学者以及齐鲁名仕组成专业委员会,包括金融服务委员会、法律服务委员会、医疗保健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综合服务委员会等六大优势服务平台,可为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十八年来,商会在各界人士的关怀与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提出了“商会是典型的服务型组织”的精准定位,倾听企业心声,全方位的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大环境,真诚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会员创造多种学习交流机会,搭建起跨行业、跨地区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企业和商会自身发展提供机遇,增添活力,为京鲁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