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 宣传
食品是影响孩子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
饮食习惯的好坏
直接决定着孩子以后的成长健康情况
孩子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直都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食品卫生安全
更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食品安全小知识吧~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食品安全小常识
由于夏秋季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提醒广大家长们不要放松警惕,外出带孩子就餐时,要选择信誉度高证件齐全的饭店,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腌制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盐,在腌制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如亚硝酸铵等有害物质而引起中毒。孩子们最好少吃这类食品。
夏秋季饮食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餐前洗手的习惯,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要注意节制饮食,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负担,可能诱发急性肠炎、胆囊炎等。应注意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
食品安全五大点
一、保持清洁
● 要做到勤洗手。拿取食品前后、准备食品前后、便后都要洗手。
● 要做到餐具、厨具清洁。冲洗餐具、厨具用流动、安全的水进行清洁,并定期进行餐具厨具消毒。
● 要做到厨房环境干净整洁。避免虫鼠等其他动物进入厨房或者接触食物。
二、生熟要分开
● 生的肉、禽、海鲜等需与熟食分开。
● 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门的器械和用具,生熟分开使用。
●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时,应避免生熟食物接触。
三、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 烹调食物时应煮熟、煮透。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烹饪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
● 再次食用的食物要彻底加热,重复加热剩菜剩饭,最好不要超过一次。
四、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所有熟食及易腐烂的食物应冷却至室温后,及时冷藏。
● 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避免反复冻融而加速腐败变质,或造成营养素的破坏和丢失。
● 冰箱应该定期进行清理,保证冰箱内的清洁。
● 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冻室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预包装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最好也不要超过3个月;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 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有益健康的食物,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以降低风险。
● 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
● 不用未经处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加工食物,避免因环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泻等。
购买食品的注意事项
1.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2.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3.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4.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
5.看食品价格,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理性购买“打折”、“低价”、“促销”食品。
6.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
7.要做好家庭饮食卫生工作,对所有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
9.要教育孩子做到不买无证摊贩处的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不到无证摊点、快餐店、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及时处理家中发霉变质、污秽不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如何清洗果蔬上的农药?
一、水洗浸泡法: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清水浸泡10分钟,可使部分农药溶出,浸泡后用流水冲洗2-3遍。
二、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三、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四、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
五、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此法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六、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剧烈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图文|编辑:卜菊梅
初 审:张四德
复 审:王晓娟
审核|监制:陈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