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红色踪迹”暑期社会实践队赴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寻访实践
学习红色文化,追寻红色踪迹,8月9日,机械工程系“寻红色踪迹”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机械2206毛熠坤赴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寻访实践。

贵州省工委旧址原称为“高家花园”,是高氏家族长期的住宅地,建于18世纪。1935年1月,红军长征在遵义期间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工作委员会。高家后人高言志(共产党员)为掩护中共地下党及进步人士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高家花园作为地下党及革命人士秘密居住、工作和会议之地,成为省工委秘密集会和部署工作的秘密机关。
进入展馆便能看到一面浮雕墙,上面是几届省工委书记与委员的浮雕。于序厅处三面浮雕墙记录着一段又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正面浮雕是以省工委重要历史人物为原型创作的;右侧浮雕呈现抗日战争时期,省工委领导社会团体积极抗战的场面;左侧墙上展示临近解放时期,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领导贵阳大中学校掀起的反饥饿运动等。展馆中有许多照片、物品及对应的描述,介绍了马列主义在贵阳的传播以及党的组织在贵阳的建立,还包括贵州省工委成立后在贵阳所开展的活动,二楼则介绍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贵州的情况以及解放前夕贵州所发生的代表性事件。

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作为贵阳城区唯一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已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实践队成员通过实地寻访和心得分享,领略了一段血与火的洗礼,见证了许许多多优秀的革命前辈为贵阳的革命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实践队成员表示:“烈士名录上面的人,是勇敢而伟大的人,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我们如今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在实践中得到启迪和激励,更加意识到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初审:杨佳欣、谢锦涵
复审:张春旺
审核:赵鹏程
文字:毛熠坤
图片:毛熠坤
排版:曾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