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滤芯  甲带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深度 | 虚拟电厂行业:乘“电改”东风,行业迎发展机遇期

   日期:2023-08-14 20:49: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评论:0    

点击上方蓝字“前海瑞莱”关注,获取精选后的1%!

文章来源:行业报告研究院

作者:东吴证券(曾朵红、谢哲栋)

图片来源:pixabay




根据IEC,虚拟电厂是聚合优化“源网荷储”清洁发展的新一代智能控制技术和互动商业模式。其重点对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等未纳入电网调度的各类资源进行聚合和控制,服务电网并实现盈利。 

虚拟电厂主要分为三类,我国目前主要以需求侧资源型为主。虚拟电厂主要分为需求侧资源型、供给侧资源 型和混合资源型三类,我国虚拟电厂起步较晚,试点项目主要以需求侧资源型为主。




01

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与实体电厂、微电网有何不同?

虚拟电厂是一种非实体的智能控制技术,在 电力系统的定位是参与及聚合优化,只能运 行于并网模式: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和优化 DER组合达到调节资源的目的,始终与公网 相连,不能像微电网一样以离网模式独立存 在。

虚拟电厂的发展历程

海外VPP发展较早且相对成熟,国内起步较晚。欧洲以聚合分布式电源为主,北美以聚合可控 负荷为主,澳洲以聚合用户侧储能为主,日本以聚合用户侧储能和分布式电源为主。国内起步 较晚,目前处于试点阶段,江苏、上海等地陆续开展需求侧管理,冀北、深圳、山西等地区 VPP项目已投入电网调度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营。

虚拟电厂的发展分为邀约型、交易型、自治型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邀约型到交易型的转型 升级阶段。邀约型VPP通过需求响应来削减峰荷,交易型VPP通过现货市场交易达到电力平 衡,自治型VPP能实现能源改革,项目主体逐步从政府转变为运营商,市场主体活力提升。

虚拟电厂功能与价值

虚拟电厂具有四大层面六个切入点的价值:虚拟电厂在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在 电力系统层面对“源网荷”均有积极影响,在监管侧促进竞争降低成本,在运营商侧引入新的 商业模式,从产业链来看创造综合收益、提供增值服务。

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

虚拟电厂的技术中资源评估是前提,调度控制是核心,信息通信是基础,资源分配是关键。 智能计量是直观获取用电数据的工具,其他技术包含市场运营、优化运行和物联网技术。通 过加快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发,实现调控模式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

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因地区而异

不同地区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有所差别:欧美等发达地区普遍采用基于社区(用户)的商业 模式,欧洲还有以发电、售电、第三方运营商和电网公司为主体进行组合的多种商业模式, 亚太地区则多采用交易或独立运营模式,具体模式因国家政策和电力系统运行特点而异。

02

海外虚拟电厂和电力市场

德国:虚拟电厂高度成熟,Next Kraftwerke龙头领航

电力市场自由度高、竞争开放,存在平衡市场,利于VPP深度参与各大模块。1)发电和批发 市场方面,德国采取拍卖竞争方式,电价由供求决定,自由度高,利于VPP平等竞争,并发挥 自身灵活性优势对市场做出反应;2)输电和配电市场方面,德国存在平衡市场机制,输电系 统运营商实时购买或销售电力以保持平衡,VPP可利用自身灵活性从此运营套利。

高度注重可再生能源,契合VPP属性。1)零售市场上,德国消费者可自由选择供应商,VPP 的可再生属性使其成为大量环保消费者首选;2)德国施行可再生能源法(EEG),可再生能 源型电力生产者具有优先购电定价权,并将获得补贴,这既促进了VPP生产的电力整合入电网, 又大幅提升了VPP的盈利能力。

商业模式高度成熟,“发电侧+需求侧”双侧多核驱动收入增长。虚拟电厂依靠聚合、优化、 参与能源市场、电网服务、灵活性服务、客户服务六种主要商业模式获取收入。Next Kraftwerke在发电侧拥有强聚合能力,聚合光电沼气等多类电厂形成联动效应,以此优化电力 输出,需求侧则借德国自由市场之便利,在平衡能源市场与灵活性服务上大放异彩,发挥自身 受青睐的可再生能源属性,在客户服务上提供定制方案。

美国:深耕加州市场核心,特斯拉多点盈利

碳交易市场成熟,峰值需求广阔。1)美国具备完善的碳交易体系,多数州实施可再生能源配 额标准,而VPP具有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在市场上具备显著优势。2)美国国土面积广阔, 在夏冬季均有不同州会面临供冷/供暖峰值需求,需要灵活调节,而VPP的强灵活性使其能够完 美契合市场。

VPP市场一超三强格局,各有侧重差异发展。特斯拉为美国VPP龙头,深耕加州市场,利用机 器学习技术整合优化家庭电池和工业发电两类VPP。AutoGrid则注重平台服务,不运营自有 VPP,Stem利用AI优化能源利用,sunrun注重住宅能源市场。

特斯拉业务线广阔多点盈利。特斯拉业务涵盖平台、人工智能优化、小型绿色发电厂、家庭太 阳能四大VPP领域,业务涵盖其他三强总和,在加州已有超5700户家庭加入VPP,并已与政府 签订供电协议,成熟的Autobidder平台切合VPP灵活定价属性,多点盈利下VPP业务已步入星 辰大海。

澳大利亚:聚焦家庭太阳能,EnergyLocals与Tesla合作共赢

高频定价市场创设巨大套利空间。澳大利亚电力批发市场施行实时定价制,价格每5分钟依据 供求关系确定一次,VPP灵活定价能力完美匹配高频市场,可以迅速响应市场变化,达成日内 交易套利

政府设立定额可再生能源交付义务,辅助市场收益显著。澳大利亚政府规定零售商等实体每年 必须交付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证书(RECs),而VPP所整合的大量中小绿色电厂是RECs的 生产者,VPP通过在辅助市场销售大量RECs获取可观收入。

专注整合住宅太阳能,聚焦电池储能系统技术。与美国、德国不同,澳大利亚的几大VPP厂商 多关注住宅太阳能与电池业务,从家庭中整合绿色能源构建VPP,而多家庭整合的基础为电池 储能系统技术。

老牌企业进军VPP,核心南澳大利亚市场。EnergyAustralia, Origin Energy,Tesla 等均为老牌 能源强企进军VPP市场。由于地理因素,澳大利亚人口大多分布于南澳大利亚地区,导致住宅 太阳能市场也聚焦于此,南澳市场竞争激烈,EnergyLocals通过与特斯拉合作市占率超50% 一骑绝尘。

英国:差额合约下多类企业协同布局,VPP正处高速增长期

去中心化自由市场鼓励竞争。英国市场允许厂商自由进入,整体呈现去中心化特质,价格由供 求关系决定,使VPP可以积极介入生产侧市场,利用灵活性低买高卖竞争获利。 差额合约机制保证稳定收益,VPP现金流平稳前景大好。低碳能源生产商与英国政府可签订差 额合约,合约设定了一个保证价格,当市价低于保证价格时,政府会给予厂商补贴;市价高于 保证价格时厂商给予政府一定的利润偿还。差额合约机制使VPP拥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和稳健 的财务状况,保证未来投资发展与业务扩大。

电池储能增长迅速,电动车携屋顶太阳能合力推动VPP发展。英国VPP市场始于2009年,超过 50%的VPP容量来自电池储能,近五年受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科技厂商在电池储能技术的突破, 以及屋顶太阳能、家庭/电网电池、电动车等分布式能源资产渗透率的提高推动,市场增长迅猛。 预计2025年市场总产能将增长到20GW。 多类公司齐力布局,市场分散度较高。英国VPP市场主要参与者以Centrica为代表的大型公用 事业公司、以Limejump为代表的独立聚合商,以及以Flexitricity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但由于 市场尚处于高速增长期,22年市占最高的Centrica也只有25%左右市占率,整体分散度较高。

03

我国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负荷侧由“消费者”转变为“产销者”

“刚性消费者”转向“柔性产销者”,光储充协同加快虚拟电厂建设脚步。18-22年中国公 共充电桩年新增量由7.5万座增加至65.1万座,CAGR达72%。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由 20.96GW增加至51.11GW,CAGR为25%。21Q1以来季度弃光率维持在2%左右。新能源 广泛接入加速虚拟电厂发展, 消纳需求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

新能源建设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能源结构快速升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启动:2010-2022年能源结构从“火电74%+太 阳能0% ”转为“火电52%+太阳能16%”,新能源的接入增加了电网的波动性,系统升级 迫在眉睫。6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电力系统全面加速发展。

我国“电改”已初具成效

自2015年第三轮“电改” 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探索步入第9个年头,以2~3年为一个阶段 ,不断试错、纠错、创新和完善,逐步打开市场化交易局面,到现在已初步形成规模庞大、 运行平稳的市场体系。

全国市场交易电量占比持续增加

市场交易电量占比持续提升。根据中电联数据,19-22年市场交易电量占比持续提升,22年市场 交易电量高达52543亿千瓦时,同比+39%,占比达到60.8%,23H1市场交易电量同比+7%, 占比约为61.5%。 市场交易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直接交易为辅。19年以来,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量持续增加 ,22年达到41408亿千瓦时,CAGR约24%。从交易类型来看,市场交易电量是以中长期交易 为主,23H1约占市场化交易电量80%。

VPP参与电力市场:桩/车市场应用举例

VPP应用场景灵活,桩/车市场虚拟电厂、电网企业和用户均获益。根据《新型电力系统环 境下的虚拟电厂辅助调峰市场机制及其商业模式设计》,大部分电车用户充电时间与居民用 电高负荷期有85%的重合率,倘若维持现有方式就需要扩容改造供电网络,单就北京改造投 资额将高达64亿元,虚拟电厂有望成为破解难题的重要思路。

04

市场空间测算

中游参与者众多,下游尚无明确主体

虚拟电厂产业链可分为三大部分:上游能源包括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储能,中游为软件 供应商&硬件供应商&解决方案供应商,下游含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售电公司&大用户。整合、优化、调度、决策来自各层面的数据信息,是虚拟电厂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市场空间测算:中游设备端

从设备和系统投资角度,虚拟电厂运营商需要投资包括通讯网关、规约转换、计量终端和 虚拟电厂运营平台系统等硬件和软件设备。我们假设: 22年全系统投资成本约为1000元/kWh,23-25年随着技术成熟和降本,成本年降5%测算 价格; 22年全国最大用电负荷为12.9亿千瓦,根据中电联《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2》预 测到25年我国最大负荷约为16.3亿千瓦; 需求侧响应能力从22年的3%发展到25年5%,并且全都由虚拟电厂完成响应。 经过测算,我们预计到25年虚拟电厂中游设备端市场空间约为699亿元。



报告节选



声明:本公众号之转载文章均来自网络及公开渠道,仅供交流、阅读推荐,无商业使用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所转载文章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星+置顶“前海瑞莱”

一秒找到我!


“在看”点这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