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乡村振兴实践团 | 保障食品安全,袁家村的独特发展道路

   日期:2023-08-14 20:23: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9    评论:0    

保障食品安全袁家村发展调研

为观察学习脱贫攻坚战及乡村振兴战略中典型乡村的发展事迹,7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暑假社会实践调研小队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相关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展专题调研走访袁家村多位村委干部、当地村民和生产基地深入实践研究袁家村发展的独特道路,积极寻找总结农村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交大学子的青春力量。

图1  实践小队于袁家村门口合影

乡村治理

村民放心信村委

在进行乡村治理主题采访时调研成员发现,袁家村村委办公室是全面开放的,村民、游客和商户都可随时向在现场的村委干部进行交流和寻求帮助。调研走访过程中,不论是小吃街上的外来创业者,还是坐在自家民宿院子中的本地村民,在接受小队采访时都表达了对村委会充分的支持和信任,令调研成员真实感受到了袁家村村委会在村民心中的感召力与公信力。例如当问及某位村民平时对村委会有何意见和建议时,村民坦率的回答到:“充分相信村委,做好自己的事,尽量不给村委干部添麻烦”。

图2-图3  实践队员采访当地村民

村委全心为村民

在随后采访袁家村村委干部徐阿兰中,她深有体会的谈到:“做农村工作最难的就是做村民思想工作,对待村民需要换位思考,需要有耐心。”而袁家村能达到现在的高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村干部、村委会在村民心中是一个没有私心的组织,公信力很强,并且由于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帮村民增收,让产业得到发展,村民也很信任我们。” 村委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村民也充分放心信任村委,拥有这样坚实的群众基础,袁家村才能更好的进行乡村治理和引领当地产业发展进步。

图4-图5  实践小队与村委干部座谈

   发展定位

1、旅游定位

通过当地现场调研可以看出,针对袁家村的旅游资源而言,袁家村一方面受限于地理位置而并不具备传统旅游所需的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受限于农民阶级的受教育程度,难以构建历史文化主题旅游产。面对这传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两大难题,袁家村找准了自身旅游产业的突破口定位,将当地农民组织在一起,将关中农民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呈现给来农村旅游的城市人群,并打造袁家村乡村旅游品牌增加客流量,实现乡村发展和创收的第一步。

图6  袁家村关中秋千习俗

2、市场定位

袁家村发展的第二个定位是市场定位。对袁家村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按照一个半小时车程覆盖做一个区位划分,西安和咸阳刚好被覆盖在袁家村的短途旅游板块里。所以在旅游创收的初期,袁家村的目标客群实际上是想跟关中传统民俗文化产生共鸣的一群人,是拥有乡愁记忆的人。而随着客流量增加,游客越来越来多的来自外地,袁家村才针对此专门修建了不重样的农产品小吃街和农家民宿等等。正如村委干部所提到的袁家村并不是从最开始就规划成现在这样,而是一步一步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群,持续优化修建而来的

图7  袁家村农产小吃街环境

3、农产品定位

袁家村发展的第三个定位是农产品定位。调研小队在走访小吃街过程中发现,部分商户的墙上悬挂有写着“农民捍卫食品安全”的牌匾,而与生产合作社负责人沟通后了解到,这是袁家村确定以优质农副产品作为旅游主打产品后所衍生出的宣传口号。从村委处调研小队同时也了解到,袁家村的旅游产业并非袁家村发展的全部重点,依靠农民种植粮食的天然属性,优质无添加的农产品和农产业也是袁家村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这一重要定位也为袁家村村民带来了除旅游产业外新的创收点和更加扎实的经济来源

图8-图9  农产品粗加工与销售店面

袁家村及其发展模式是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浪潮中的一个成功典范。调研小队认为,袁家村的成功

离不开其发展乡村产业时正确的旅游定位、市场定位和农产品定位,同时也离不开以郭书记为核心的村委领导班子的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以及有情怀且更有商业头脑的产业架构布局

编辑 | “暑假社会实践小队”实践团队

审核 |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付靖桐 乔煜

复审 | 团委 石杨根 姜飒

关于我们

西安交通大学自1982年派出第一支学生社会实践队伍,40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指导下,团委在社会实践方面持续发力,从组织队伍到搭建平台,从分散自由实践到系统主题实践,我校在全国始终保持着引领地位,一直是全国优秀组织单位,从社会实践中也孵化出了“挑战杯”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等一系列成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团委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贴合新时代,培育新思想,树立新主题,培养新青年,着力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在社会调研、理论宣讲、红色寻访、志愿服务、政企见习、国际实践等项目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高尚品德、矢志实学实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经过持续创新探索,社会实践工作有效覆盖不断扩大,“校-地-企-媒”协同育人模式日益完善。目前,我校每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师生人数在8000人次以上,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规范,三个结合,四个保障”的工作局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