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只有甜点才有糖?错!糖藏得比你想象的还要深!
多少人真正清楚这每日饮用的液体,具体藏了多少“甜蜜的秘密”?
最近,新加坡为了让民众明了糖分的风险,甚至对饮料进行了分级ABCD 级,暴露了众多饮料的真面目。
01:
ABCD 级
ABCD 级就是:看含糖量以及饱和脂肪的含量,从低到高把饮料分为 ABCD 四级。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分级制度无疑提供了一个快速且明确的参考,使我们在面对琳琅满目的饮料时,可以更为明智地做出选择。
标有A、B等级的饮料,知道这是比较健康的选择。而对于C、D级别,尤其是D级,除了在包装上明确标出不健康的警示,还无法在广告中出现,大大降低了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02:
快看看你常喝的饮料哪个等级
一些喝起来不太甜的饮料,其实它里面的糖分都是通过高果糖浆、浓缩果汁、蜂蜜和其他甜味剂添加进去的。
由于它们在饮料中的含量和分布较为均匀,使得饮料在口感上并不过于甜腻,但糖分却依然很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日常饮用的饮料中含有的糖分,我们整理了以下的资料。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更为明智地选择饮料,为自己的健康把关。
03:
没有饮料分级怎么选
国内的饮料可没有分级,但是要控糖的小伙伴们还是有办法的!可以通过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喝得明明白白,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查看配料表:饮料中的成分是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的。如果糖、果糖、高果糖浆、蜂蜜、糖浆等甜味物质在配料表的前几位,说明该饮料的糖分含量较高。
●检查营养成分表:尤其关注每100毫升或每份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中的糖”数量。这可以直接告诉你该饮料中的糖分含量。
●注意大小:有些饮料虽然单瓶糖分不高,但是容量较大,喝完整瓶后摄入的糖分仍然不小。
04:
糖份过多的危害
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糖情有独钟呢?毕竟糖果的甜蜜可是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快乐!但是适度才是王道。
●蛀牙问题:多吃糖会给我们的牙齿埋下隐患,糖分成为细菌的美食,它们会吸收糖分并分泌酸性物质,从而腐蚀牙齿。所以,甜蜜的糖虽好,但也要记得刷牙。
●肥胖困扰:糖分是隐藏的“胖子”,吃太多糖会让我们的身材变得臃肿起来。妈妈们总说,小心糖肥,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血糖波动:吃太多糖会导致血糖飙升,让我们充满了短暂的能量,但之后血糖会迅速下降,让我们感到疲倦和低落。
●心情波动:糖分对大脑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能量,它还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但是,当我们吃太多糖分时,血糖的急剧上升和下降会导致我们的情绪波动,让我们变得易怒和焦虑。
总之,甜蜜的糖确实能带给我们快乐,但是我们要注意适量摄入,保持身体的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们可不能辜负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