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是短期内大量饮酒或者长期饮酒导致的急、慢性肝脏损伤性疾病。在我国,酒精性肝病已成为肝硬化的第二大原因,疾病初期一般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随后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走向肝癌。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代谢中心、解毒中心和血液净化中心。酒精经过肝脏,首先代谢乙醛,然后再代谢“人畜无害”的乙酸。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两种酶的参与: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如果体内这两种酶的含量比较少,或者长期过量喝酒使体内酶活性降低,会导致酒精及其代谢中间产物乙醛对肝脏造成损害,最终会导致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轻症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下面 7 种症状:完全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慢性酒精摄入会导致维生素缺乏和蛋白质吸收、合成不良,因此推荐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等饮食,保证正常浓度的复合维生素饮食及营养吸收。可以选择低度数的酒,不要几种酒混着喝,并且在喝酒之前吃点东西,补充糖分,有助于肝脏对酒精的代谢。伪装成“可乐”的新型毒品,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外包装跟普通可乐没区别,但吸食微量就会致人产生幻觉,引起发狂症状。与冰毒相比,这种新型毒品的市场售价高出冰毒10倍,吸食方法不同,对人体危害也更大。 “咔哇潮饮”是一款“网红饮品”,号称可作为酒精的替代物。此类饮品被检测含有的实际成分是γ-羟基丁酸,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滥用γ-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严重的会导致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毒品“奶茶”外观与平时买的奶茶冲剂十分相似,冲泡后也有浓浓的奶茶香,其中含有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成分,服用后会让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情绪变脆弱不稳定,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某件事物上,心慌,轻度意识模糊,产生日夜颠倒的幻觉,甚至陷入昏迷。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到酒吧、KTV、夜店等一些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不因猎奇而“以身试毒”,不因心烦而“借毒消愁”。出门在外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香烟等,长期离开视线的饮品、食物最好不要再食用。即使是认识的人也要保持几分警惕,谨防他人“下毒手”。如果饮用饮料或吃下食物的15~20分钟内,察觉到头晕、四肢无力等不对劲的症状,第一时刻一定要尽快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差,拨打110报警,或者向周边的人求救。------------ 参与禁毒 从现在开始 ▪ 随手转发 幸福你我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