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各类野生菌生长的旺季,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频发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造成中毒事件,特发送以下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安全知识宣传。

什么是野生菌
野生菌是云南省特有的野生食用菌,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地形地貌复杂的立体气候地。云南野生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野生菌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一般来说,野生菌生长受到气温、日照、地势、周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并且不同环境下生长的野生菌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成分含量不同,铜、锌等微量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不同。
大型野生食用菌生长在林区,生长的环境受污染少或有的地方生长环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外界污染,因此天然的大型野生食用菌是绿色食品,也是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和脂肪含量极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较多的保健食品。

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中毒表现


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

食用野生菌中毒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对蘑菇要“三不”

野生菌中毒后
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是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四是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