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履带  带式称重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企业在解决问题中发展

   日期:2023-08-06 10:02: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7    评论:0    

周末论道

传递价值导向,交流管理心得。本期与大家分享的言论是《企业在解决问题中发展》


企业发展是一个成绩接一个成绩“接棒”前行的,也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解决”前行的。可以说,企业是在把一个个问题认识清楚的过程中变得耳聪目明,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变得身强体壮。解决问题,是企业家的必答题,并且往往是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领悟深度不同的自答题。

01

从2019年以来,一航局下功夫对会议和会议材料进行改革,生产会升级为综合管理会、部门发言以提点问题为主、年度报告三分之一篇幅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等等。尤其是今年的各类会议,财务的通报都是数据的对比和问题的揭示,质量安全的通报多是案例的警示和隐患的直击,基层开完会往往最大的感叹就是,某某部门的材料太好了,全是干货、硬货。

这其中,是对“发现问题”能力的全面锻造。通过明确会议名称来聚焦会议主题,通过会议内容使问题导向更加清晰,尤其是会议材料,无论是年度工作会还是专业会,主旨报告因为“放之四海而都能用”打回重写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因为主题不清晰、问题不明确、方法不对头导致会议延期召开。这些努力,使得企业更自信地点名道姓说问题,项目干不好是能颠覆履约品牌、颠覆市场口碑的。

可能我们会以“都是自己人,抹不开”为借口,有的话不好说,或者在明面上不能说。在现实社会里大家都不容易,要在自己的圈子或者层级里,维护着各自的平衡——利益的平衡、人情的平衡、取予的平衡、上下的平衡,导致有时候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怕做错事。这种可怕而每个人又离不开的平衡,在侵蚀着我们的干事心态。要知道伟大的事业,尤其是成功,都必然是不完美的,没有人去苛责成功,失败者才是一无是处。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去做成事,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敢点问题的自信,是基于对项目的认知,这是管好项目的基础,而只有对项目的认知到位了,才能对干项目的初心产生共情。深中通道对于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伦桂路隧道对于一航局百年基业的新业务、新业态意义重大,平陆运河对于完成国家使命的意义重大,这些重大项目意义应当牵动我们的神经高度紧张,出现问题是需要拍案而起、金刚怒目的。

这个认识,是我们必须要对问题做出反应的基础。

02

有问题就要落实、要跟进,这是发现问题后的第二步。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世界并且应用思想,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并变为事实,才算是完成了一次实践,也就是“知”与“行”要结合。但就是这一步,问题是最显著的。

总部发现的问题隐患做出了处罚决定,基层有没有落到工作大排查上?这几年一航局提出的一把手要先告知施政思路、亲自安排写报告,大家是否以“没时间”“不了解”一言以“屏蔽”之?这就是问题依然存在于问题环节,没有转化为实践。

试想一下症结在哪里?归根结底,还是在问题“发单人”或“接单者”身上:可能是素质不高,没有认识到问题必须要解决的必要性、紧迫性,对项目的重要意义没有概念;可能是精力不足,忙于思考处理日常事务,对某一件事的处理有遗漏;可能是魅力不够,也就是不太自信或者能力恐慌,“降不住”要面对的人或事。

哪种原因导致的知行不合一,就从哪里去改进。作为履职要求,要从三个维度理解问题的落实和跟进:作为发现问题的部门,要追着问题再问问题——解决了没有,怎么解决的?作为出问题的单位,要马上亮警报,问题不解决警报不消除。作为可能出现问题的第三人,要引以为戒,搬出镜子照一照自己有没有这类问题。

有时候开会,大家自信地点出了问题,有的问题牵涉到企业的根本关切,足以让人恼火,但会后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其他参会人员,都当成个热闹,仿佛过了那个“热度”就没人追究了。我们不能以自欺欺人的态度对待企业,尤其是开会坐在前排的“一把手”们,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家事”,但是不处理就会变成“家丑”。

要追问题,首先要把问题变成清单,发现问题的部门要“发传票”,整改期限、验收要求一应俱全。然后用具体的行政处理将清单变成说法,出现问题的单位要“紧忙活”,单位交完罚款了,具体责任人受到教育了吗?感受到奖优罚劣了吗?最后是把说法变成案例,同类项目或单位,看到问题应当躬身自省,身上冒一冒冷汗,在庆幸“幸亏不是我”的同时,下决心“千万不能是我”。

0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一个基本观点,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们要以系统的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经常说,当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一窝蟑螂了。点对点的解决问题,是有必要的,但不是最科学的。项目上的一个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往往牵着管理上的问题。

解决系统问题,首先要对准症结,往关键的地方扎针。今年一航局高度重视现金流的核心作用、项目全生命周期策划的决定作用,这是年初工作会进行全面判断,也是经过半年运营验证的关键动作。这时候,我们就要坚定以“一利五率”为导向,在这两个方面有动作,包括各单位领导班子专人负责关键指标、委派领导干部专门负责关键业务等。类似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一航局上下一同出招。

解决系统问题,要对全局有理解,判断整体健康程度。在相对陌生的领域,问题是层出不穷的,随着认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问题在不断解决,另一方面也发现了更多深层次问题,这时候专业化团队的培养很有必要。让处理过问题的一航局去从事类似的业务,用专业化、区域化的健康发展,来确保整体全局的健康发展,可以作为我们基于全局高质量发展判断做出的必然选择。

解决系统问题,要有决心进行系统整治,全面调理。能否从系统上看问题,考验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系统思维。出现一个质量或安全隐患,背后的管控体系必然有缺陷。作为各级管理阶层,要有横向联系的思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能解决眼前困难,敢于在舒服的时候进行系统治理,才考验企业家的水平。

内容转自“中交一航”微信公众号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