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型号  减速机  履带  带式称重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山东企业,心向上海

   日期:2023-08-04 00:18: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36    评论:0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ET财经观察”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前 言

猜一猜山东企业外迁,最喜欢去哪里?

没错,你猜错了。正确答案是,上海。


为什么地处北方的山东,离北京相对更近、交通更方便,也同处北方文化圈,但山东企业很少北上京城反而纷纷南下上海?

同属华东或许发挥了一定的地缘因素,毕竟华东两个字来源于山东,解放上海的时候很多山东人在十里洋场安家落户。从这个角度讲,或许对山东人而言,上海比北京更亲。

但企业在区域间的流动归根结底还是市场化行为,地缘因素绝不会是主要动因。最核心的因素只有一个,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在这一点上,上海比北京好在哪里?

带着这样的疑惑,或许,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都有谁去了上海。

都是优等生 山东企业南下上海的代表




天岳先进:


天岳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项目落户上海临港,项目占地100亩,投资25亿,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导电型碳化硅晶锭2.6万块,对应衬底产品30万片的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

海尔集团:


海尔卡萨帝洗涤设备制造项目落户上海松江,占地165亩,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干衣机60万台,洗衣机30万台,护理机10万台,年产值超50亿元,年产税收超1.5亿元。

海尔上海总部落户松江,占地面积在181亩地。海尔集团在松江的投资包括一个总部和六大核心功能板块的建设,“一个总部”是海尔集团的上海区域总部,“六大功能板块”包括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中心、国际高端家电品牌中国总部及销售中心、产业投资基金、双创基地(海创汇)、海尔智谷、海尔智慧供应链基地。

威高集团:


威高集团也在上海设立总部,落户闵行,该项目的产业布局规划可以概括为“一个总部、一个平台、四个研发中心、四个运营中心、一个共享创新中心”。也就是说,在集团的统一部署下,将在上海建设威高国际研究院、威高上海金融总部、威高医疗商业中心、威高国际运营中心及其配套设施。

潍柴动力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

绿叶制药:在上海张江设立研发中心。

荣昌制药:荣昌及其子公司迈百瑞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

齐鲁制药:设立上海研发中心,坐落于上海张江,负责齐鲁创新药研发的整体规划、负责上海研发中心创新药项目的研发、负责齐鲁海外创新药研发公司的协同,是齐鲁创新药物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的综合平台。

东诚药业旗下东诚核医药创新研发产业园项目落户上海奉贤。项目定位于东诚核医药研发及产业基地,领先的集产、学、研、临床应用四位一体的核医药创新中心。包含放射性药品研发及产业基地、对外合作平台、核医药创新孵化器平台等。

恒丰银行:设立上海总部。

华熙生物:设立上海研发中心。

鲁能集团:将国际中心设立在上海,负责集团航运和金融业务。

浪潮集团:浪潮云洲将在松江投资浪潮云洲工业安全产业总部项目;浪潮 KaiwuDB 上海新总部及浪潮数据库产业联合实验室落户浦东新区;浪潮集团云服务总部迁入上海市北高新园区。


如果总结一下,可以看到,南下上海的企业有几个基本共同点:

1、山东最优质的企业;

2、新动能的龙头企业;

3、不管国企民企,大都是市场竞争充分的企业。

这些企业虽然大部分是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但也有部分企业竟然把制造基地设立在成本高昂的上海。

这样高大上的企业,如果不是有利于企业发展,会纷纷奔赴上海吗?

上海又有哪些魅力?


山东企业为什么喜欢迁入上海?




除了前文说过的区域认同感,上海还有哪些地方比北京更能吸引山东企业?

最核心的莫过于成本。

在上海,工业用地价格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贵,地区差异也远不如住宅和商办地价的差异大。上海工业用地价格有时候甚至比山东还便宜,比如天岳碳化硅上海临港项目拿地价75.34万元/亩,而天岳碳化硅济南项目拿地价105万元/亩。这个就让人震惊了,值得济南和山东深思!

不可替代的国际化窗口。

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科创中心,山东企业南下上海可以提高国际化水平,布局全球业务,吸引全球资本和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山东企业大部分是有出口导向需求的,到上海自然是看中了上海的港口、人才以及营商环境。

无可比拟的产业链配套。

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发达,布局上海可以方便整合利用长三角资源,降低成本,迅速占领全国市场。像特斯拉落户临港后,国产化率超过90%,迅速整合长三角资源,也极大带动了长三角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山东人。

近年山东人南下长三角的趋势明显,山东人在江浙沪的比重持续上升,在沪山东人也在直追在京人数。山东企业南下也能更好吸引山东籍高级人才。


尾  声

为什么上海的地会比山东还便宜?为什么山东就难以形成完整的高端产业链?


过去各地在北京都设有“驻京办”,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跑部进钱”,其所代表的是向政策、向政府伸手要钱。

而山东企业奔赴上海,则更多的体现了“向市场要钱”的模式。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中国企业更加成熟的体现。真正优质的、能打的企业一定是市场培育出来,奔向更利于自身发展的区域更是市场化的抉择,是用脚投票,而非靠行政命令。

企业发展到行业头部规模后,对更高层次区域的渴望往往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山东而言,需要深刻反思和分析本地优质企业把高端业务甚至制造业布局外地的原因。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济南、郑州,最尴尬的两大省会,终于开始融合了
山航被强制退市!两次战略误判遭重创
福瑞达与华熙生物的“爱恨情仇”
山东2万家企业迁往粤苏浙?
74岁景新海能否续写传奇?中创软件冲击IPO终获成功!
山航被收购:低得惊人!
“宁王”和“迪皇”在山东为何这样选?
青岛若"直辖",山东怎么看?
济南楼市刚出ICU,就被送进KTV!
山东,如何才能像浙江一样,国富民也富?






--ET行业洞察工作室--

工作室拥有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强大创作团队,长期关注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交通、能源、快消品、上市公司、集团、城市竞争力等行业和领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感谢您为我点了“在看”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