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加速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技术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一个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天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我们一起走进高新技术企业,去看一看智能制造如何带动产业升级。
走进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的智慧化工厂,一辆辆自动化无人运输小车来回穿梭,将生产原料和配件送到指定位置;机械手臂无缝接力、精准投料,打磨、焊接、组装个个环节有条不紊。
南昌海立电器生产技术部副部长万青:“我们身后这条产线目前是我们最先进一条生产线,它只需要花费7秒钟就能组装一台压缩机,那么它整个是融合了数据采集以及机器人自动化为一体的一个自动化的智能产线。”
在这条生产线上,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质量信息全部会存储在一个小小的二维码里。在为企业提供产品追溯的同时,也实现了快速响应、压缩环节衔接时间的效果,使装配产线的智能管控更精准、更高效。
南昌海立电器生产技术部副部长万青:“我们以前的生产效率是20秒(每台),我们之前的工人大概是30个人,我们现在大概整条线只有15个人,自动化率已经达到50%~70%。”
在数字化助力下,企业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今年前5个月,南昌海立的产量已经超过千万台。这几年,企业不断完善产线信息化与自动化,逐渐实现了互联互通、深度融合。目前,南昌海立产品达到了8大系列、1200多个机种,一跃成为行业内空调压缩机品类覆盖面最广的一个生产基地。
南昌海立总经办主任王新:“(智能化改造)每年基本上有将近上亿元的投入,下一步的话我们也还是会把公司里面的所有的生产线,朝着智能化的目标不断地去进行提升和改造,致力于把我们企业的智能化水平能够达到全行业最优秀的一个状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搭乘数字化东风,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我市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强化自主研发勇攀高峰。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构成现代工业的心脏,在江西佳时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一台台数控机床组装完成。近年来,企业自主研发的一款全程精度1微米、重复定位精度0.5微米的高精高速数控机床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江西佳时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精密制造部部长徐文斌:“我们机床可以加工出只有头发丝这么细的一个圆柱,这个在国际一般的机床里面属于前列了。一个月的出机(销售)可能在十台左右。”
目前,企业正以这款高精密机床为基础,研发“小单元、标准化”智能制造生产线,可以不受场地及企业规模的限制,帮助更多企业“转型升级”。
江西佳时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张军:“三台机床再加一个机器人组成一个标准化的这样的一个单元,然后以这个单元为基础,我们可以快速地复制,通过软件来控制和管理整个车间的运行。效率的话,其实(跟传统机床相比)应该有10倍的差距。”
作为数控机床行业的“中国代表”,近几年,佳时特不断刷新“中国智造”技术新高度。如今,佳时特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拥有专利103项。2022年,佳时特代表江西参加国家补短板课题,从全国各大知名机床企业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一,拿下国家重大课题。
江西佳时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莉:“加大研发的力度。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开始,我们陆续向市场推进我们更大行程的直线电机的高端数控机床。从而更好地助力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
来源:南昌广播电视台
编辑:姜薇
审核:邓振华、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