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发小礼品获客,到底值不值?聊聊我的真实感受\n跑了N场展会后,发现几乎每个展位都在发小礼品——从定制帆布袋、钥匙扣到实用的笔记本、充电宝,花样百出。但这招真的能精准获客吗?今天来聊聊我的观察和思考~\n先说说优点:快速聚拢人气是真的\n• 低成本破冰:对路人来说,“拿个小礼物”的心理门槛很低,哪怕本来没打算停留,也可能因为礼品停下脚步,给了我们介绍产品的机会。\n• 品牌存在感提升:如果礼品实用(比如印了logo的水杯、帆布袋),后续用户用的时候还能二次曝光,相当于移动广告。\n• 收集信息更顺利:很多展会会要求“扫码关注/填问卷领礼品”,短时间内能积累一批联系方式,对后续跟进有基础作用。\n但缺点也很明显:无效流量太多\n• “薅羊毛党”占比高:见过有人从头到尾只奔着礼品去,领完就走,连展位内容都不看,这种客户后续转化率基本为0。\n• 礼品成本隐形增加:看似单价低,但量大了也是笔开销,万一选的礼品不合受众胃口(比如给年轻人发老年机样式的钥匙扣),等于白花钱。\n• 稀释精准客户信号:一堆人围着领礼品,反而可能让真正有需求的客户挤不进来,或者觉得“太嘈杂不专业”。\n怎么让小礼品发挥最大作用?\n其实关键不在“发不发”,而在“怎么发”:\n• 礼品和目标客群匹配:比如做母婴产品的展会,发婴儿口水巾比发钥匙扣更能吸引精准家长。\n• 设置“轻门槛”筛选:别只扫码就给,比如让对方简单说一句“你对我们产品哪类功能感兴趣”,既能过滤无效用户,也能快速找到沟通重点。\n• 礼品+体验结合:领礼品时邀请对方体验产品(比如护肤品展会让试用、科技产品让上手操作),增加停留时间和印象分。\n我觉得展会发礼品更像“辅助技能”,不能当获客主力。真正能留住客户的,还是产品本身有吸引力+沟通到位。你们觉得呢?有没有在展会靠小礼品挖到过优质客户?来评论区聊聊~\n#展会营销 #获客技巧 #职场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