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柳州螺蛳粉的文化底蕴与产业潜力,探索传统美食与现代产业融合路径,7月26日,“水韵螺香”实践团赴柳州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园与柳州市城中区文化馆非遗展示室开展实地调研。本次活动聚焦螺蛳粉历史文化溯源、制作工艺传承与产业发展现状三大核心,通过走访考察、深度访谈等形式,揭开这道“网红美食”背后的文化密码与产业图景。\n乘“电”而上,产业园区谋新篇\n7月26日上午,实践团前往柳州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园,探寻非遗美食的现代产业转型之路。产业园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该园区于 2019 年建成运营,致力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目前已入驻企业3000余家,涵盖螺蛳粉生产加工、电商运营、包装设计等全产业链环节。\n溯流寻源,非遗展厅蕴传承\n7月26日下午,在柳州市城中区文化馆非遗展示室,实践团开启了螺蛳粉文化溯源之旅。文化馆工作人员向实践团详细讲解了螺蛳粉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脉络:2018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入选广西非遗名录,目前已有5位区级非遗传承人,形成“家族传承 + 师徒传授”的双轨传承体系。实践团成员们仔细阅读了课展厅内关于螺蛳粉制作技艺的展板,认真观赏了三十余件当地中学生制作的螺蛳粉手工模型。这些模型来源于该馆举办的“国潮有味”柳州螺蛳粉文创作品邀请展,此展览以实景模拟、装置、插画、文创实物等形式,展示螺蛳粉制作技艺的起源、发展与艺术衍生。此外,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成员们了解到该文化馆还开展“非遗生活+”系列活动由代表性传承人及民俗文化学者亲自授课,通过讲解、互动和体验的形式,让传统文脉持续涌动。\n从文化馆里泛黄的配方手稿到产业园跳动的交易数据,一碗螺蛳粉的旅程,让实践团真切感受到非遗传承的温度与产业创新的力量。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道美食背后的匠心坚守与创新探索,为非遗活化与产业发展尽一份实际力量,团队成员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把这些调研成果整理成图文故事制作出有趣生动的宣传手册,用年轻人的视角讲好螺蛳粉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