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本文主旨,那就是:美术馆不应该把租场地当做营生,品牌logo的金贴不到你脸上。\n \n搭秀场、展珠宝、把豪车开到展厅里,一部分美术馆开始陷入奢侈品崇拜,把场地租出去,成了一件可以炫耀的新潮流。前两天我去造访一家新开的美术馆,没聊两句,工作人员就开始介绍“我们办过xxx的高定珠宝展?”。\n \n?可是,美术馆何时需要靠租场地撑门面了?\n \n从品牌的角度来说,选美术馆办活动和选酒店的逻辑一样:美术馆真正的特色不是艺术氛围,而是建筑外观、场地独立,以及名头好听。\n \n办在商场里,一看就想赚钱,但办在美术馆里,一听就有气质。美术馆的名气不重要,要紧的是面积、设施、地段和价格,所谓“合作”是空名头,这件事的本质逻辑和酒店宴会厅摆婚礼是一样的?\n \n所以美术馆要换种心态去面对这种合作,先抛去奢侈品牌的光环不看,认真谈价格,做好展厅保护。别怕开价太高,有的是比你开价高的地方。\n \n当然,这篇文章写出来不是要反抗品牌方压价,只希望美术馆看清自己的谈判关系。对于做品牌,希望在美术馆环境里开创自己道场的朋友们来说,合作的有机性非常重要‼️\n \n?比起租下场地改成自己的风格,是否可以考虑艺术家的委任合作?或是用展览逻辑去做有创意的手工坊?脱离画纸扇、写书法的网红课逻辑,找艺术家们学点新技术。\n \n图文不符,图是前两天蜂巢开幕的郭亚冠,含金量很高的一个展,很值得看。\n#当代艺术空间 #美术馆 #民营美术馆 #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