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采购已经四年了,身边的人经常问我:“你不是做采购的吗?一定很会砍价吧?”,我总是不置可否地笑笑。\n但如果你问我,外企采购四年,我到底学会了什么? 我会说:是看清一件东西值不值、配不配,而不是贵不贵。\n \n一、采购不是砍价,是建立信任和判断力的过程\n \n刚入行的时候,我也以为采购的核心是“砍价砍价砍价”。 但很快我发现:最便宜的,往往最贵——它可能是质量最差的、服务最慢的、风险最高的。 我们花最多时间的,不是比价,而是问三个问题:\n• 这个供应商靠不靠谱?\n• 这个方案解决问题了吗?\n• 如果出事,如何处理风险?\n \n这让我学会了一个重要的职场思维:\n不要只看成本,要看代价。 在生活也是一样。我们不止要选“便宜的衣服”,更要选“适合自己的风格”; 不止追求“快速成功”,更要问“这是不是我真正想走的路”。\n \n二、你选择了谁,其实是在选择你是谁 做采购很像谈恋爱。\n你接触的是不同的供应商、不同的团队,不断在评估:这个合作值不值得?他靠不靠谱?能不能一起扛事? 慢慢地,我发现采购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会谈判”,而是: 识人 + 共情 + 拿捏界限。\n \n当我代表公司坐在谈判桌前时,我必须很清楚—— 我是谁、我代表谁、我想达成什么、我能让到哪一步。 这个过程逼我把模糊的自我,变得清晰。\n \n三、采购的本质,是和“不确定”长期相处\n没有哪一个项目,是完全按计划来的。 昨天还说一切顺利,今天就突然说“项目取消了”; 以为搞定了三个报价,下一秒品牌突然改需求; 明明都对齐好了细节,对方临门一脚告诉你“不合作了”。\n所以,做采购最常用的技能不是Excel、也不是PPT,而是: 应变力、沟通力、还有一颗不那么容易慌的心。 这些能力,后来也陪我度过了很多人生的“意外时刻”。\n \n最后我想说: 四年前的我,把“职业”看作一张标签,而现在的我,把“职业”看作一面镜子——它让我看见我是谁、想要什么、能做到什么。\n \n采购四年,我没有变成“会砍价”的人,我变成了更能判断价值、看懂人性、掌控节奏的人。 而这些能力,也正一点点帮我,从职场人,走向更完整的自己。 如果你也曾在岗位里怀疑过意义,不妨试着换一个视角去看:你不是在“做事”,你是在练心。 我们都在路上,一边做事,一边做自己。\n \n#采购 #采购日常 #采购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企业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