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为80年代南星玻璃厂,保留混凝土桁架、裸露管道等工业符号,以“Grass(芒草)+Glass(玻璃)”为精神内核,让新旧时空在粗粝肌理中共生。
用红色水磨石楼梯、悬浮心脏等当代元素冲击老厂房的历史沧桑感,形成“空间戏剧性”。
每季度更换主题展览与场景布局,实体空间如“可翻阅的立体杂志”。
集装箱商业体:利用集装箱构建灵活业态,低成本试错+品牌孵化,外摆区与芒草景观形成“微度假式社交场”。
ING创空间:3000㎡工业风空间,兼具艺术展、发布会、滑板场功能,践行“留白”的设计哲学。
改造中大量使用废弃玻璃厂构件,如南星玻璃公司立牌成为园区精神地标。
全开放动线+萌宠社交区,重构城市空间的情感连接。
刻意保留“低效空间”(如后巷窄道),营造松弛感,徜徉其间的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让“发呆”成为设计语言。
通过“主理人社区”概念,证明——空间是容器,人才是内容生产者。#老工业时代 #废墟的秘密 #工业风建筑 #可持续建筑设计 #创意空间 #旧建筑改造及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