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望局最新一期,请到周晓枫和李松蔚老师谈“讨好型人格”,作为一个略资深讨好型人格,听了很有启发。自己整理了要点如下:\n \n一、讨好型人格的好处\n1、 被动的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消耗\n2、年少时获得更好的社会处境:更快地适应社会和职场环境,完成社会化\n3、通常与高自尊、主动自我反省能力、较好的共情能力、奉献与牺牲精神相伴,有性格的闪光点,培养的也是自己的能力\n4、讨好通常表明还有余力和热量!对他人还有热忱,这未尝不是心态年轻和开放的表现\n \n二、讨好型人格可能的问题\n1、简单问题复杂化、给别人也带来困扰,降低行事效率,被误解为“放情绪高利贷”\n2、自己内心积压郁结,因行为违心产生屈辱感\n讨好型人格的“学术定义”:在人际关系中自我降格为失权状态,除了让人满意以外没有其他选项\n3、善意可能是懦弱、怯懦的表现,如果不正视,个人的身心得不到提升成长\n \n三、 讨好型人格如何自我升华\n1、进阶为“具有讨厌型人格能力的部分讨好型人格”:有辨别能力和选择权,凉薄地对待不值得讨好的人,更好地讨好值得讨好的人,即便讨好型人格也不是讨好所有人,进退攻防自由,讨喜讨巧\n2、接纳适度的讨好:人际和成长本就不可避免有磨损和消耗,何况也会获得好处(比如推动自己突破舒适圈,展现自我更大的可能性),不需要自我苛责\n3、记得有“后撤”的选择权,建立自我边界(权力边界)\n(1)“要把自己当人,尊重和善待自己,才不会把讨好作为表演和自我腐蚀,讨好的过程才会更自然和妥帖”\n(2)“咱们好好处,处不好也没关系”“如果跟我这样的人都处不好,那更应该在你自己身上找问题”\n \n建议友友们去得到or小宇宙听完整版,有笑有料\n#讨好型人格 #大望局播客 #成长型人格 #不讨好不迎合 #社会心理学 #社交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