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春夏的这场深圳展明天是最后1天,作为一个带着采购目的的buyer VS十年女装人,记下一些感受。\n2,没有看到明显的“趋势性”,能感到服装人淡淡的迷茫。和两年前新中式兴起一页窜火时,窗帘厂老板连夜改织宋锦神情兴奋相比,面料部分整体以“卖性能”为主,比较新颖的是香云纱数码印花,但这种其实是用“印染的形式模仿香云“的古朴风格,和真正过河泥、薯莨染的正宗香云纱没啥关系,虽然也不妨碍某音直播间里的客户当成香云纱来买。\n3,杭州组团为展会带来了人气,销售小姐姐们成交欲满满,产品价格也卷,双面呢甚至是十年前的价格,对走量的商家友好,对于品牌的buyer来说,同质化还是太强了,家家羽绒服长的差不多,濮院毛衫性价比高,风格是和往年区别不大的基础款,又是心忧炭贱愿天寒的一年,想想去年冬季的高温,多少羽绒商家发誓这辈子做狗也不做羽绒了?那么今年冬季会是开大还开小?\n4,4号馆南油金晖位置不太起眼,逛过去基本不是没有时间就没有体力了,几个代表性的设计师品牌还是体现出了应有的独立思考与设计能力,有人说南油的秋冬不行,其实是处在马斯洛不同需求层级上,有人看中性价比,就有人在意设计风格,至少做了十年女装的我,现在就看不上那些“明显不做自己做数据”的款,虽然南油风格整体偏大淑、成熟,但整体价值感还是在线的,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真的要和客户一起慢慢变老吗?\n5、很多年前逛展会像老鼠掉进米缸里,像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看谁都有冲动,那时候参展商的品质也更高,这些年太多业内优质的“隐形冠军”退出了展会,未来能不能有一种比展会更高效的方式?科技进步的风什么时候能吹到古老的服装行业来提升效率?\n6、一只labubu能卖出百万价格,不是客户消费降级,只是升级发生在了别处。人类的感性冲动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服装作为人格的外显,其实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下一个风口到底是什么,风格?场景?还是情绪?\n7、曾经在巴黎的PV展逛到低血糖,从面料到辅料从印花到扣子到时尚资讯书,毫无疑问的视觉盛宴,我们传统文化里的苏绣/蜀锦/香云纱/漳绒缎这些大佬你们在哪里?\n8、最近一直的痛苦是:想做一个现代而东方的女装品牌,找不到同样热爱东方文化的服装设计师,找不到愿意和我一起研究美术史和画稿的图案设计师,找不到品牌出身而又富有创意的毛衫设计师和跟单,也想到找到更多东方/中式风格的,有独立审美的面料商,你们在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