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会展业是助推器、晴雨表,不是发电机,更不是印钞机。
我认为,地方城市发展会展业要讲需求讲逻辑,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发展会展业。
会展不是无中生有,会展是助跑利器。
会展应该是当经济产业发展到了某个阶段,有了一定基础,对“会展”和“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需求之后,会展业才真正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说白了,会展就是“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的工具”,它的“助推”功能更为明显。
换句话说,会展业不是一座经济惨淡、产业基础薄弱的城市的发电机和印钞机。
不是说你这座城市什么都没有,我就先“死磕”(不合理地硬要发展)会展业,意图先把会展扶持起来,再用会展来发展经济。
这种思路是极其错误的。
这里存在“谁先谁后”的“先后逻辑”问题。
一一当然,突然被炒作而爆火的城市除外,比如淄博。可是即便淄博再火,它也不是发展会展业的理想城市。
那么,怎么判断一座城市或者某个区域的“经济产业是否已经发展到了某个阶段,有了一定基础”?这个“某个阶段”、“一定基础”太含糊。
怎么判断这个地方是否应该大力发展会展业?
我也没有什么专家论证式的标准。我只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是否应该大力发展会展业,是否应该上马某些主题的展会,最终仍需要用市场去验证。
如果一个城市展会很少,企业不愿意来,几乎没有主办机构敢去你那里办展办会,地方政府展会一年不如一年,当地会展场馆生存艰难,说明什么?
说明当地没有展会市场,没有市场需求,所谓的“大力发展会展业”,还不是时候。
时机尚未成熟,千万不要硬来。
如果她根本就不需要你,你却一厢情愿地去“爱”(引进),去付出(补贴),最后根本无法留住她,你(城市,地方财政)只会很受伤。
现在该知道政府突然明确提出要大幅压减政府主导型展会,有多明智了吧?
#会展 #会展业 #展会运营 #行业观察 #城市经济 #市场需求 #旭说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