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日常管理中,物业公司和街道、居委牵扯比较多,特别是社区对业委会本身就有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如果可以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会事半功倍!以稳定为理由,各种关键时间 ,比如重大节日,敏感时间点等,实施拖延大法,给物业公司争取时间与空间;
以规范和指导方式进行介入,通过设置障碍、或者事后挑刺的方式,最终让业主大会进入不可操作的僵局!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不生成决议,因为一旦生成决议,无论是通过还是没通过,都可以被诉讼;可一旦被搁置,被“中止”,那么这个事情回旋余地极大。
上面所有办法都无效,直接要求业委会换届,这是下下策。这样干无异于把自己的立场大白于天下。此法在大城市已经绝迹,但在小城市还普遍存在。利益共同体尤为关键,再差的物业都有粉丝,更何况小区里面充斥着自私自利的人,比如拖欠物业费的人,你只要给他们承诺免交物业费,马上就是物业的铁杆粉丝;那些一直吵着闹着要车位的人,给他们悄悄解决固定车位,立马变成物业的马前卒···齐心协力的业委会是很少的,努力去内部分化,如果可以把业委会中1-2个人变成自己人,基本成功一半。把那些与物业穿一条裤子的业委会成员圈成“个人利益团伙”,通过利益共同体的业主实时在业主微信群讨论讨论,分化瓦解业委会凝聚力。物业适时出一个告全体业主书,放烟雾弹,并引导铁杆支持者呼应,让业主真假难辨,无所适从。哪个不贪腐?哪里有不为自己捞好处的、做出力又受气又没工资拿的人?通过这类质疑,把舆论引导到阴谋论的方向来,比如换个物业正常可以拿到30万或者50万等,这种信号的发出非常有效。物业请铁杆支持者上访投诉,要求罢免业委会成员,解散业委会,给业委会制造舆论压力,也给街道等相关部门释放不一样的信号。铁杆粉丝主动在小区逢人就告业委会黑箱操作、做假账、胡吃海喝,进一步制造舆论,瓦解人心。这点需要结合小区实际,稍有不慎适得其反,做戏做全套,一定要以假乱真。如果可以,结合小区一些已经存在的事件,在此事件上添油加醋,效果最佳。有前面几回合造势,选聘物业的“三选一”改成“四选一”、“五选一”水到渠成矣!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分散业主票数,任何一家候选物业公司都难达到票数要求。由入戏太深的铁杆粉丝提出在业主大会征签过程中,或者招投标过程中,,这样基本可以锁定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