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和风,似乎是西班牙命中的福音元素——
五百多年前,哥伦布凭风过海,发现新大陆,带回无尽的财富;黄金时代,风车磨坊为每个村子加工粮食,是力量的象征。直到今天,西班牙27%的电力供应依然来自风能。
西班牙的风能,来源:维基百科(Wikipedia)
过了刮风季,特别是到了炎热的夏天,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风电供应就会受影响,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有了替代方案——人们把风力发电机树立在位于海面的浮动平台上,进而获得海上风能(Energia eólica marina)。
英国的海洋风电场,来源:《国家报》(El País)作者:ULIAN CLAXTON / CHPV

西班牙格雷多山系的风力发电场,来源:维基百科(Wikipedia)
对此,西班牙海洋工程师协会(La Asociación de Ingenieros Navales y Oceánicos de España,AINE) 成员胡安·莫亚(Juan Moya)表示,在北欧,近海风场非常普及,但属于特殊情况——无论是当地的风力还是海岸线都允许他们将风力发电塔固定在深度不超过50米的海床上,但对于西班牙而言,只有到超过海岸70公里以外的区域才能获得更多的风,同时成本可以降低38%-50,因此西班牙优先选择建立海上风场。
西班牙优先选择海上风场,来源:《世界报》(El Mundo)
明明是靠海吃海,近水楼台,万事俱备,但如果要在这个领域弯道超车,却涉及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西班牙的海洋工程师处于稀缺状态。
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安装,来源:www.xataka.com
无论是在海面搭建浮动平台,还是在建设风力发电塔方面,都需要专业的工程师,把叶片直径达300米的巨人搭建在浪涛中的浮岛上的工作非一般人可以胜任,后续维护保养这数千吨的巨人更是技术活儿。
马德里理工大学海洋工程高等技术学院院长安东尼奥·克鲁塞莱吉(Antonio Crucelaegui)望洋兴叹:
“与海洋有关的一切都被社会遗忘了。”
据他介绍,在西班牙能够教授海洋工程专业的七所大学里,每年最多有75名毕业生,然而这个数与市场的需求——300人相差甚远。预估在几年之后,市场上更是会缺少数千名合格的海洋工程师。加迪斯大学海洋工程学院院长维多利亚·雷东多(Victoria Redondo)表示赞同,并补充:在硕士方面,每年本来设置了30个学位名额,但其中60%都是在过去几年内才报满。
西班牙优先选择海上风场,来源:《世界报》(El Mundo)
胡安·莫亚介绍,目前在这个领域发展水平高的设计世界各地将不超过十几个,其中至少有两三个是西班牙的。也就是说,技术上西班牙属于海上浮动风力发电平台发展的前沿,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则接不住这一波泼天富贵。
如同五百多年前探索新大陆一样,西班牙的确有把整个远海风场的利益都收入囊中的雄心壮志,却不得不面对人才跟不上的具体的问题。于是,行业把球抛给了大学——多培养点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