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建设启动仪式在青岛山港凯悦酒店举行。这是山东港口以青岛港入选“全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为契机,以加快数字化模式转变,构建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核心竞争力,打造智慧港口、数字港口新标杆为导向,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推出数字化转型发展系列举措,旨在积极培育港口领域新质生产力,提速数字化转型发展步伐。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周洪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陈思恩,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汪辉,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曾庆成,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等出席活动。周洪文,李华军,张宝晨,汪辉,李奉利先后致辞。周洪文、李奉利共同为山东省智慧港口技术创新中心专家颁发聘书。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上台,启动国企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建设。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高亚主持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出了战略安排。
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数字强省的战略部署,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数字经济是我省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关键增量和战略支撑,是赢得新一轮发展竞争的历史性机遇。省国资委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多措并举,协调联动,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十四五”期间六大专项工程之一进行部署推动,切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走深走实。
港口一体化改革以来,山东港口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将“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置于发展首位,坚定不移推进数智化港口建设,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获批了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并高分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为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打造“双一流”企业提供了强劲的智慧动能。
在去年3月,由山东港口青岛港承办的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提升智能管理水平现场推进会上,青岛港数字化转型工作成果赢得国务院国资委及央企、地方国资国企的高度认可。今年2月,山东港口青岛港更是凭借丰富的数字化转型成果、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思路、明确可行的数字化转型目标,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单。在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助推下,港口枢纽功能愈加强化,年吞吐量突破17亿吨,连续5年,每年增长一个亿吨台阶,集装箱量跨越4000万标箱大关,体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此次,山东港口青岛港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建设的正式启动,对山东港口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山东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更大表率。
面向未来,山东港口将对照试点实施方案任务目标,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锁定“三大建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加快供应链全链数字赋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数据资产化、运营平台化、绿色数字化、风控智慧化,加快港口数字化转型,为赋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贡献港口力量。
仪式上,还举行了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揭牌、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生态合作伙伴签约等活动;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首席运营官沈素荣、阿里云智能集团战略发展部副总裁林青叶、山东省港航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在宪、山东港口首席科学家张连钢共同发布港口数字化转型“港口信息模型(PIM)平台、全流程自动化件杂货纸浆码头、粮食码头全流程智能管控系统”三大科技创新成果。青岛港作了港口数字化转型规划汇报。
来自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华为公司、阿里云智能集团等政府、企业、高校、学会、协会的嘉宾代表,港航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