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除了爱画画、思考人生,继续来码字,试图用简单的话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
最近看了平价消费时代的消费趋势变化,觉得很有意思,然后名创优品和拼多多被认为是平价消费时代的典型代表,从去年的股价增幅就可见一斑,所以这个话题值得探讨。
这两年大家比的也很多了,从海外的消费发展历程来看,平价消费大概率出现在经济体增长模式成熟期或增速换档期,正好和当下的中国情况类似,可以依此找到一些参照物,供大家参考。
过往我们说的比较多的消费升级,它的时代特征是人口总量抬升、人口结构优化及生产效率提升,商品消费表现为“量、价齐升”;
而消费升级不同的是,在平价消费时代,人口结构发生变迁,催生了便携和健康两大需求;另一个就是理性消费,消费者预算开支收缩,必选类、具有复购性质的韧性更强,利好食品饮料、日化、商超等行业;第二就是今天提到的平价消费,第三消费分层,啤酒的高端化、便利店的高端化等。
国泰君安的一份研报,认为平价消费时代的消费趋势主要就是情绪消费,并以美国嬉皮士文化和日本1990s后的社会思潮和审美变化等方向,解释了情绪消费的价值和对当下消费投资的启示,简单列举:
第一、消费需求从功能性向情绪价值转变,一切消费皆有情绪价值;
第二、美日在经济调整阶段社会思潮变化普遍带动情绪价值消费增长,但方向有别:欧美追求自由,日本倾向忍耐和独处。
美国为例,1960-1970s 的嬉皮士(Hippies)运动是欧美战后颇具代表性的社会思潮。
当嬉皮士成为中年人,这种精神和反抗的存在,逐渐演变为摇滚乐与朋克精神,以及一切相关的音乐会、唱片等商品。
再以日本为例,1990s 日本社会高度压抑,社会倾向于忍耐与服从,压力普遍通过远离社会和独处释放。
从审美风格变化来看,日本社会在 90 年代后,青年群体转向“白瘦幼”、“卡哇伊”等低龄、幼态、可怜为核心的非主流审美风格。1990s 后,Hello Kitty、神奇宝贝、洛丽塔等风靡日本,头部企业纷纷开始推出企业卡通形象。日本公交车、新干线、飞机、餐厅和生活作品纷纷开展 IP 联名与可爱涂装。
具体来说:
2、社会需求:独处与社交。一方面对享受独处;但也渴望高质量的社交和温暖的陪伴,有寻找同类和获得归属感的需求。(动漫、游戏、宠物经济等)
3、精神需求:赋魅与祛魅。一方面渴望用科学和理性的工具了解世界,但需要寻找新的精神依靠,重新为生活赋予魅力。(偶像团体,与饭圈文化、演唱会经济,短视频平台对头部主播的追捧)
最后,结合本文提及的消费趋势变化--情绪消费,建议关注以下几种类型的标的:高性价比的旅游出行、平价零售IP(名创优品等)、情绪价值消费(黄金珠宝)、咖啡/茶等商品。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Go-Goal金融终端、券商研报等。文中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