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名称:榆林市榆阳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21-2035)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规划范围位于榆林市榆阳区,面积为64.80平方公里。榆林市榆阳产业园区,下辖5个园区,分别为东沙文体产业园(中医药康养产业园)、东沙汽车产业园(含榆阳轻纺产业园)、麻黄梁工业产业园(含榆阳环保产业园)、马合通航产业园、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宗固废板块。规划定位:榆林特色文旅与城市服务新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新样板。规划时段:2021-2035年,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划重点:2.2.1.1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主体为榆林市榆阳产业园区,下辖5个园区,分别为东沙文体产业园(含中医药康养产业园)、东沙汽车产业园(含榆阳轻纺产业园)、麻黄梁工业产业园(含榆阳环保产业园)、马合通航产业园、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宗固废板块。榆阳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为64.8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见图2.2-1。
图2.2-1 榆阳产业园规划范围图2.2.1.2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2.2.1.3 规划定位⑴榆林特色文旅与城市服务新高地:提高城市服务品质,促进旅游业与生态、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支撑。⑵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区:践行高质量发展,促进新兴产业转型与先进制造,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⑶ 产城融合发展新样板: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以数字经济发展优化生产和生活体验,作为中心城区北控东扩的补充区域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区域。2.2.1.4 规划发展目标承担中心城区的服务需求外溢,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特色文旅产业的职能要求,支撑榆林市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和“陕甘宁蒙晋交接最具影响力城市”。以“践行高质量发展、立足制造先行、创新服务支撑”为指导,突出优势产业和特色,将榆阳区产业园区建设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组团,打造建设西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区。2.2.1.5 规划布局榆阳产业园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一翼七园、一核四心”的空间结构。一轴:榆阳产业园区城市发展轴,依托纬四路—迎宾大道-榆麻路—麻王路,串联五大园区。一翼:由东沙文体产业园、东沙汽车产业园(含榆阳轻纺产业园)、麻黄梁工业产业榆阳园(含环保产业园)组成的榆阳产业园区东翼。七园:东沙文体产业园、东沙汽车产业园(含榆阳轻纺产业园)、麻黄梁工业产业园(含环保产业园)、马合通航产业园、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芹河数字经济产业园、西红墩化工产业园(本次规划环评不包括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芹河数字经济产业园、西红墩化工产业园)。四心:汽车产业园产业服务中心、麻黄梁产业服务中心、金鸡滩产业服务中心、马合通航产业服务中心。2.2.1.6 土地利用规划榆阳产业园共布局城镇建设用地3151.05公顷,园区的城镇开发边界以正在报批的《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准,具体建设用地按照国土空间分批次报地为准。规划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见表2.2-1。用地布局规划见图2.2-3。

规划至远期2035年,东沙文体产业园、东沙汽车产业园(含榆阳轻纺产业园)、麻黄梁工业产业园(含榆阳环保产业园)三个园区人口规模为14万人;不突破水资源承载力,未来人口以就业人口、能化后勤服务的产业人口和现状安置人口为主,结合考虑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预留发展弹性,预测至规划期末东翼三个园区(东沙文体产业园、东沙汽车产业园、麻黄梁工业产业园)的人口规模为14万人。
马合通航产业园远期(至2035年)预测人口规模为1.8万人。
榆林市榆阳产业园区远期总人口规模为15.8万人。来源:聚焦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