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 “郝氏大家族”加入郝氏家族!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郝”,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郝氏大家族”,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郝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郝氏文化,传播郝氏正能量。
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拉开帷幕。在此次博览会特设的传统工艺项目比赛中,我区非遗项目“郝氏泥塑”备受瞩目,成功晋级决赛,成为我市首个闯入国家级专业赛事的泥塑项目。
“郝氏泥塑,是以咱宿迁特有的五色泥土为原料创作的写意泥塑,色彩沉着,朴实厚重,极具视觉效果,表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在技法上,也形成了‘搓印摔拉,捏粘挤划’的独门要诀。”郝钧表示,郝氏泥塑在2012年被列为宿豫区地方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此次能代表宿迁进入决赛,感到欣喜无比。
郝氏泥塑是宿迁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主要发源于宿豫区来龙镇。泥塑艺人用当地的粘泥捏制一些诸如鸡、猴、牛、狗、猪等玩具摆件,凉干后彩绘。当地的大人们在制作泥人,村里的一帮小孩也跟着捏一些小动物、小房子和一些农具等。2013年2月,该项目被区政府公布为区级非遗名录项目。
郝氏泥塑以家族传承为主,主要制作摆件、挂件等手工艺品,其“搓印甩拉以手为模、捏粘挤压以指达意”独到的捏塑工艺技法日趋成熟,已形成宿迁泥塑特有的表现形态。
郝氏泥塑的传人郝钧在总结前人泥塑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践,除了用来龙镇地区的粘泥外,郝钧又找到了黄河故道的黄泥,作为捏塑的材料。目前,郝钧多幅作品在省、市级展览上获奖,其本人也先后荣获宿迁百名文化人、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等称号。2015年2月,区文广新局会同区教育局在区第一实验小学建立了泥塑传承基地,使泥塑技艺得以新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