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大量产业互联网平台需要能级提升 ——大量平台运营不佳的原因

   日期:2023-10-26 05:08: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83    评论:0    

目前各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一个典型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到底应该由哪些部分构成?应该面向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哪些共享服务?构建这些服务体系的要点是什么?

在很多产业链上已经陆续出现多种模式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探索,然而由于缺乏政策扶持、专业引导、供应链金融资金和资源支持等,导致服务深度不够,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在目前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中,真正做到产业互联网化的大概只有20%,剩下的80%运营不佳。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得出大量平台运营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平台运营不佳的原因             

1.不熟悉产业

         

对于产业的痛点和深层次的需求不能准确把握,只抓住了数字化(标准的校术平台)、而没有抓住产业的特征(具体的个性化需求)。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前提是深人的产业洞察,如果缺乏对产业的认知、理解与积淀,产业互联网无疑是空中楼阁。

         

2.平台涉及品类太分散,业务范围不聚焦

         

不管是在大宗商品领域还是工业品领域,每一个产业都是数万亿的市场。涉及很多细分的品类。做一个大而全的电商平台在 ToC 领域是可行的,但是在 ToB 端必须先聚焦核心品类,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为产业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深度服务,在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闭环基础上再逐步拓展。

         

3.用 ToC 促销、优惠的方式让客户配合做量

         

产业互联网平台如果不能提供产业链的增值服务,仅仅切入交易是不行的。靠用促销、优惠的方式获取交易量,做大 GMV (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在线交易额),是不能形成平台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

         

4.用行政手段推动业务从线下到线上

         

产业互联网平台在启动之初,通常会将过去积累的线下资源引导至线上,成为第一批种子用户来跑通业务闭环,并验证模式的可行性。但是如果平台不能通过产业链优化和增值服务为客户带来新的价值,仅是线下业务线上化,也是很难持久的。

         

5.主要依靠技术驱动来建设平台

         

产业互联网是产业级的业务流程再造和产业链利益机制重构,如果不能充考虑产业各参与主体的价值获得方式和利益机制,仅靠技术创新是不能带来平台业务增量的。

         

6.通过线上服务代替线下服务

         

产业互联网是企业对企业的服务,这种服务带有很强的O2O特征,因此,企业必须做好线下的服务。如果仅仅是建一个线上平台进行线上服务,就缺乏对产业客户的线下深度接触和服务;如果线上线下不能融合,也就无法形成可滚动发展的业务闭环。

         

7.忽视标准规范的建设

         

产业级的流程和服务如果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就要依赖于每一个关键环节的业务流程和标准的建立,同时需要通过数字平台来积累和发展生态化的标准服务能力。

         

8.能力缺失

         

产业互联网建设对团队的要求高,需要深厚的产业背景、深刻的理解和洞察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同时需要结合数字化的创新能力、产业金融的设计和风控能力及产业级的变革推动能力。因此这就需要通过优势互补来搭建一个完美的团队,任何一个领域的能力缺失都可能造成平台发展缓慢。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提升路径

         

通过对各类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观察分析,我们将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成熟度分为四个阶段(见图)。

         

   

图: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成熟度分为四个阶段

         

目前,大部分平台仍处于1.0阶段(平台提供资讯发布以及基于供需信息进行交易撮合)或者2.0阶段(电商交易,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得交易差价)。

处在1.0和2.0阶段的平台的发展都面临瓶颈:

一是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没有被发掘出来;

二是客户体验和激动指数不够,很难向线上转化,也难以形成平台黏性。因此,产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向3.0阶段提升。

从产业痛点入手,借助互联网对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和价值链优化,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随着平台发展不断延伸新的服务组合,最终形成围绕产业链的集成服务。

         

3.0阶段的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能够真正推动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

         

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多的专业赋能,平台拥有的综合服务能力越强,平台上的用户黏性就越大,那么客户离开平台的难度也就越大。3.0阶段的产业互联网有以下两个优势。

         

第一,付费代表价值,产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客户提升效率、增收降本,客户愿意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

         

第二,客户积累时间长,但相对稳定,客户转换成本高,黏度高,因此具有明显的叠加效应。

         

产业链的不断打通和优化、服务的不断集成,以及产业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应用赋能,能够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带来新的体验,形成新的产业生态。

         

在这种新的产业生态下,产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标准化、规范化,完善规范行业标准和规则,形成产业信用体系;通过共创、共享等产业协同利益机制建设,完善产业链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通过基于产业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和智慧化产业大脑打造,逐渐推动平台向4.0阶段演进,推动产业在有序规则下的竞争合作,形成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新秩序,实现产业链的高端化和高质量发展。

原创作者:王玉荣、葛新红     

来源:AMT(IT+管理咨询)《产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二版)


王玉荣: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AMT管理咨询集团首席专家顾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兼产业互联网专委会主任,国际管理学会中国卓越管理专家。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产业互联网"的理念和方法论,连续五年组织发布《产业互联网白皮书》;长期致力于为行业龙头企业、政府、园区、区域产业集群等提供全面的产业互联网转型咨询服务与管理。

葛新红: AMT 研究院院长、西利企源产教融合公司 CEO 、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专家委员。长期致力于产业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的前沿研究与实践创新,发布"企业高质量发展一体两翼模型"与"产业家"能力素质模型,首创"产业大学"理念和方法论;通过产教融合创新和产教研生态建设,持续推动产业家人才工程和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