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天下事,商家国是。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喔!
编者按
9月6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释放了以增强发展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首提“新质生产力”,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关键词背后,是对科技创新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着重强调。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和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的生产力。
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必须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我省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攻坚点,加大新技术应用渗透,对工业生产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提升应急扩产转产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深入推进“千企改造”,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低成本、模块化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的推广应用。二是紧扣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引导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实施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矿产资源选冶攻关行动,面向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前沿攻克一批行业领先技术,形成一批有核心专利的拳头产品。支持“政产学研用”各方以“平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等模式开展合作,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前端链接高校、终端链接产业产线。三是坚持走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推动产品设计、试验检测、标准建设等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紧密关联、嵌套发展。突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柔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优势企业牵头建设产业互联网,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一是推动产业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体系,用足用好东西部协作政策,大力推行“东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市场+贵州产品”“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模式,同步做好引进来、走出去文章。强化省级统筹规划,指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优化调整,构建高精尖和中低端工业多元化差异化布局。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顺应产业发展协作化、分工精细化大趋势,推动主导产业向开发区集聚、各类资源向主导产业集中,引导企业围绕首位产业开展分工合作。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主型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深耕擅长领域,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独角兽”“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特色集群。三是推动要素优化配置。统筹考虑主导产业发展的不同状态,因业施策推进要素配置,集中有限资源投入最关键领域的核心环节。优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发挥新型工业化基金、新动能基金、“中小企业信贷通”等引导作用,完善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市场化联动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分类施策补齐全省工业高端人才发展短板,构建全方位全过程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建立上下协同、左右协调的项目落地会商机制,着力破解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难题,帮助企业轻装前进。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着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发挥我省大数据先发优势,深度挖掘数据政用商用民用价值,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加快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推动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等主导产业集群加快迈上千亿级台阶,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二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运用科技赋能资源,在矿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足功夫,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深入实施生态食品产业“树品牌、提品质、增品种”工程,大力支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巩固做大中药民族药产业,大力发展化学药,鼓励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拓展健康养生、药食同源等衍生产业。三是做大做强风口产业。目前,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酱香白酒、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现代能源三个产业正处在发展风口。必须全力以赴抓机遇、用机遇,以科技创新赋能风口产业,加快在行业版图中抢占重要位置,构建产业新支柱新体系。围绕“一核两区”布局,大力引进头部企业和优质项目,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紧跟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战略需要和“双碳”引领下的能源结构升级趋势,有序推进高效储能、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等建设,加速形成以水火电为主体、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推荐阅读:

感谢阅读
来源:贵州政协报
微编:小 阳
编校:小 竹
审核:小 凡
贵州政协报官微第1253期总第566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