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谢桥街道充分整合资源力量,因地制宜谋划布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村级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绘就一幅强村富民“新画卷”。
在石竹社区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村干部正和基地负责人一起采摘葡萄;拉往市场销售。


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胜铭介绍,“我们的葡萄产业今年成功地挂果了,预计能给村集体经济增加5万块钱的收入。”
石竹社区坚持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现已发展葡萄、香瓜、大棚蔬菜等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21年的5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2万余元。
“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年底分红的方式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带动我们社区部分残疾人就业,让他们能吃上生态饭。”杨胜铭说。


龙门坳村引进铜仁市永进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在生产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加工水豆豉。该公司于2012年成立,其生产的“德元牌”豆豉风味独特,在市场很俏销,产品远销云南、湖南、江西、浙江等多个省份。目前,年产值可达5000余万元。
龙门坳村通过创新土地制度、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发展桶装水、食品加工、食用菌等产业,目前已初具成效。如今,该村产业遍地开花,发展势头强劲,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稳定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以‘山泉’变‘甘泉’、豆豉厂扩建为着力点,通过“支部共建、产业共创、利益共享”模式,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全力做好水文章,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小平说道。
谢桥街道将自身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通过基层党组织领着干,以产业效益为发展目标,村集体经济越做越强,老百姓也从中获得了实惠,干劲也越来越足。



“我们按照‘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的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引入更多的带富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号召更多雁归人才、乡贤人士回乡发展,通过优质企业带动,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谢桥街道党工委委员、组宣统委员姜维仕说。(区融媒体中心 吴承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