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化工园区产业链(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本次大会以“强链、补链、延链——化工园区产业链(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主题,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主办旨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化工园区产业链(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会上相关领导表示目前我国化工园区认定基本完成,目前已经有586家化工园区通过各省市认定公示。会上同时发布了《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此前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文件提出:
一是充分与现有政策标准衔接。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与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综合评价导则等标准规范相衔接,参考相关省份已出台的认定办法,围绕化工园区绿色、安全发展目标,为各省份制定认定管理办法提供依据。
二是统筹兼顾不同化工园区特点。综合考虑我国化工园区数量众多,地理位置、主导产业各不相同等特点,在确保安全环境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制定了差异化政策。如,考虑到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废水明管输送运行成本高、管线冻裂风险大,要求废水排放采用“专管或明管输送”。
三是严守安全环保底线。面向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清洁生产、应急保障等需求,分别从园区设立、管理机构、园区选址、规划、安全环保、应急救援等方面提出约束性指标要求,是各省份制定实施细则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
一是加快创新发展,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5%以上。突破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40项以上关键新产品。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75%以上。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
四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
五是坚守绿色安全,大宗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明显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十四五”时期,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模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产能建设转向以“精耕细作”为主的精细化、专用化、系列化细分市场拓展渗透。当前,安全环保已成为业界坚守的从业生存底线和发展基本要求。同时,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基本特征的化工园区逐步成为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腾挪发展的主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