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33.5万亿人民币,占全球比重近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一批乘着“制造强国”东风的企业顺势而起,从代加工到研发自主品牌,中国制造企业从未停下脚步。落在化妆品行业里,“美妆代加工”也从早年间单一的OEM模式,逐渐朝着在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方向发展。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2014~2021年,我国化妆品代工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七年间从29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73亿元人民币。随着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未来化妆品代工行业还将持续扩大,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44亿元人民币。随着中国美妆个护出口规模逐年增加,这些站在美妆产业链上游的代工厂们也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一方面,以这些代工厂为代表的中国美妆产业链在工业制造端沉淀多年,有着完备的供应链优势和高效产能,可以扩展至全球美妆日化行业提供生产服务。另一方面,工厂具有先天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可以借助跨境平台直接对接海外多渠道布局,将工厂自身品牌化。美妆工厂出海,是中国制造对外贸易的缩影。在工厂“智造”升级的大背景下,美妆代工厂的积极尝试和布局,势必会为中国化妆品产业国际化注入新能量。对于美妆工厂来说,借力跨境电商以及产业链优势,不仅能快速打开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量,还能构建工厂品牌全球化的体系建设。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爆发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出要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培育自主品牌。站在行业快速更新迭代的十字路口,传统化妆品工厂的“代加工”模式正在以全新方式应对时代变化,“出海”或许能为这批工厂找到另一种答案。来源:中国化妆品。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若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