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会上,中国美国商会副主席、和睦家医疗创始人李碧菁(Roberta Lipson)发表以下观点:
我们知道经济正在放缓,青年失业率在上升,欧美企业对未来的信心下降,他们对很多不是特别明白的法律,比如遗传物质、反间谍法、尽职调查等方面的新的法律感到担忧。尽管美国政府提到了“小院高墙”的做法,但美国企业也不知道他们该卖什么不该卖什么,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投资,这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是一样的。全世界都在关注中美恶化的关系,而这种恶化会使得全球变得更加不平静。疫情显著影响了经济,最近对美国的一些咨询公司进行了调查,这都使得美国企业重新审视他们在华的商业方案。我们认为2023年外资情况不容乐观,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每年增长5%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行各业的企业还保持着足够的活力,我们看到新技术、新能源方面的开发非常日新月异。所以,根据对中国美国商会成员的调查,中国实际上是很多投资目的地首选之地,至少是第二名,因此有很多投资流向中国,还有24%的成员计划要加码,在中国进行进一步的投资。
正如在上一个会议中我听到的那样,大家可以保持足够的信心和乐观,我们希望重振信心,这来自于我们的互信。比如,我们需要加强在经济数据上的透明度,我们需要做尽调,这非常重要。让企业做投资决策时数据是正确的,并且需要充足的数据支撑。因此,我们需要美国的部长到中国,还有中国的部长到美国去,这样可以很好地提升信息。包括让中国、美国在部长级别层面上进行更多对话。正如上个月已经达成的局面一样,这样的背景给我们的底色是让人欣喜的。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人员交流,越来越多美国CEO在过去两个月中频频造访中国,6-8月份都是如此,我们看到非常多高端企业家的互访。这也是在贸易中对于政策方面、对于营商环境方面提振信心的信号。我们看到在上个月的时候,发改委给出了比较好的积极信号。同时,北京“两区”规划也会提升自由贸易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令人兴奋,就是他们所执行的这些政策是非常真实的,也是相当具体和具有针对性的。更加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走多极化,而不是单极化,我们需要在大的多样化的格局下形成更加异彩纷呈的营商环境,这一点不会改变。五十年,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打造更多信心,可以进一步提升论述,我们非常感激CCG能够有这样一个平台,同时CCG此前也铺设了大量的经济信号之路。非常感谢。
本文依据嘉宾在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15周年系列主场活动之“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CCG 图书
⊙ CCG新书发布:“亚洲的缪斯”马凯硕谈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复兴
⊙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最新力作《软实力与中美竞合》在CCG发布
⊙ 巴西农牧业部部长率团出席“中国—巴西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中巴政商学人士在CCG热议两国合作
⊙ 展望国际人才发展的新时代机遇——2023全球人才培养和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 CCG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举办国际妇女节特别研讨|性别平等应对科技创新挑战
⊙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举办 聚焦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三十天三大洲七十场活动 CCG环球二轨外交重启面对面人文交流
⊙研判世界发展变局,应对全球危机——2022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全球化三十人圆桌举办 30位重磅专家谈中国与全球化发展
⊙习近平主席回信寄语CCG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