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天水讯 仲秋时节,走进秦安县五营镇张塬村党支部领办的蔬菜产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绿色,一派丰收的景象,辣椒、豇豆、西红柿等种类繁多的蔬菜在大棚里长势良好,一幅幅绿意盎然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紧盯市场需求,发展大棚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不能全靠一腔热情,更不能蛮干硬上项目,五营镇根据当地和周边市场导向,注重挖掘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大、种植周期短的蔬菜品种,在张塬村种植辣椒、西红柿、四季萝卜、豇豆、茄子等蔬菜共计23棚,产地供销两旺,三季度村集体收入达36万元。在保障基本品种供给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突出品种创新。“我们今年从天津引进新品种萝卜津味1号和津道1号两个品种,这种萝卜有着生长周期短、味道甜美的优势,味道酷似水果,有着水果萝卜的称号。我们种植新品种萝卜19棚,预计每棚产量2000斤,总收入达7.6万元。”五营镇张塬村党支部书记张安稳说。
抱团取暖发展,突出特色优势。为保障村集体经济全年增收目标,破解非重点帮扶村集体增收单一的局面,五营镇在雒塬村租用闲置大棚38座,将8个非重点帮扶村联合起来,组建联合党支部,在大棚内发展种植金丝皇菊。“在镇政府的主导下,经过去年第一次种植金丝皇菊,我们掌握了种植技术,优化了销售渠道,今年我们继续以党建+合作社的模式种植金丝皇菊38棚,预计收入达36万元。”五营镇雒塬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负责人宋艳红说。
强基补短延链,多元组合助收。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延伸建到哪里,这是“三链”建设的要求,也是党建赋能产业增收的不二法宝。为了进一步助力产业振兴,五营镇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先后在大湾梁流域发展千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在草湾梁流域500亩撂荒土地上发展冬小麦种植项目,在大牛洼流域发展500亩油葵种植项目。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多村抱团、多点开花,挑选一批能干事、会干事的党员队伍,组建一个组织带动力强的党组织。经过实践检验,有力彰显了党组织在基层产业发展过程中强基固本作用。
近年来,五营镇积极探索党建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聚焦培养一批爱农村、懂农业的党员队伍,瞄准发展一批见效快、优势明显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奋力绘就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时代答卷。今后,五营镇将继续探索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在张塬村组建产业联合党委,在冬暖棚内种植白脆瓜、草莓等反季节水果,在蔡河村连体温室内种植“美早”和“齐早”2个大樱桃品种,通过多元化发展、多模式探索,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发展路径,做大做强一批叫得响、拿得出的村集体经济增收品牌。( 许文龙)
来源:新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