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今年以来,多个部门发声,释放加大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信号。有报道称,有关部门正积极部署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也正加快设立,支持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加快出台。
政策支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央企正在积极借助基金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大这一领域的布局。
面对市场涌现的诸多机会,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凭借自身独特的功能优势,充分利用逆周期投资特点,积极推动诸多项目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资产管理公司在并购重组等领域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资产管理公司高度关注国家金融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对我国经济运行以及行业、企业发展的周期进行前瞻性预判,并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其逆周期投资的功能优势,积极介入符合国家政策支持、具有良好发展潜力,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导致面临暂时性困难的行业或者企业,助其渡过暂时性难关。
一般而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往往通过债权的收购介入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发挥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资金和资源优势,梳理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充分了解各方的需求,与政府部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进行积极沟通协调,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化布局。
资产管理公司为受困企业量身定制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方案,运用各种重组手段为暂时受困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渡过暂时性的困难,焕发新的活力,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从各家机构发布的业绩报告来看,资产管理公司一直注重实质性重组业务,聚焦国家战略性支柱行业和新兴产业,成功落地一批转型创新项目,相关业务占比不断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方面,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效率,尽快梳理好存量资产的债权债务关系,提升各方参与存量资产盘活的信心,推动存量资产盘活;另一方面,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大新增资产收购处置力度。此外,资产管理公司还通过基金投资、直接投资、股权运作等方式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资产管理公司在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获得了明显的进展。当然,目前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关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比如,资产管理公司要关注如何把握好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平衡点。有专家表示,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和组织再造,完善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和体制,同时还要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安全边际。
资产管理公司还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机构、民间资本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协作与配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各自的优势,深度激活、高效用好不良资产资源,开拓创新,科学优化不良资产处置流程,提高处置效率,形成互助互惠的风险资产处置生态。这一举措将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尽快消化掉自身的存量资产,缓解资金占用的压力。
在业务模式上,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考虑市场化债转股、多元化纾困、存量不良资产收购、并购重组、破产重整、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等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缓解偿债压力,优化资本结构,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