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眼下正是秋季蔬菜育苗的时节,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海棠溪村的蔬菜育苗基地,当地村民正忙着土地耕整、施肥、做厢、覆膜,为今年的首次榨菜播种、育苗做准备。
“一次要把这个沟提到30公分左右,为什么要提到30公分左右呢,因为以后要打药或者稀苗扯草便于管理,后面撒种生长的才均匀......”正在忙着给村民做技术指导的是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蔬菜种植专家何玉进。
这些育苗的榨菜一个月后将移栽到宝轮镇4000余亩的蔬菜基地,为了让榨菜的品质和产量达到企业的收购标准,这段时间,种植专家们和企业一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给村民做技术指导。
“我们选派了4个农技人员、2个蔬菜种植专家,根据宝轮当地的海拔高度、气候土壤水肥条件,将做好品种选择、确定播种期、育苗地耕等准备工作。”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冯国莲说道。
对于当地百姓来说,除了在育苗时期犁地和撒种的收入外,还可以学习育苗技术,“在育苗里犁地180元一天,撒种80元一天,收入还是比较可以,在这里还能学习种植技术,回去后自己还能科学种植其他作物增加点收入”。宝轮镇海棠溪村村民李成炳说道。
企业下单,老百姓再播种,这让当地老百姓种菜有了底气。这次,当地企业广元吉香居一口气就与宝轮镇签订购销协议种植榨菜6139亩,预计收购8053吨鲜菜。
承包了200亩蔬菜基地的种植大户方长炳告诉笔者:“到了榨菜收购季节,吉香居给我们900元一吨的价格进行收购,每亩地政府还将补助300元,预计产值能达到20-30万。”有农业专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加上吉香居直接上门收购,方长炳非常有信心把榨菜种好。
为做好榨菜的收购服务工作,当地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实行合同种植,保护价收购,镇村做好技术服务保障,引导群众规模种植榨菜。
“梨源村的育苗基地有15亩,培育期30天,预计可以移栽大田600亩以上,产量能达到900-1200吨。吉香居与我们签订合同,技术支持、收购价格都能得到保障。”宝轮镇梨源村支部副书记尚永雄说,此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还会给老百姓提供育苗、管护等方面服务,确保蔬菜产量品质达到订单标准。
今年,广元吉香居与利州区12个乡镇(街道)签订购销协议,发展订单蔬菜1万亩,涉及25家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吉香居公司蔬菜部经理苏发告诉笔者:“接下来我们会与签订的种植户进行对接,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后期采收,公司都会有专人进行跟踪,提供专项服务,凡是符合质量标准的,公司会全部进行收购。”
“订单农业”合作的达成,得益于广元市利州区周末茶叙会上,了解到的企业用菜难题。了解企业发展难题,政府立马着手解决,并持续关注进展,“下一步,宝轮镇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组织做好幼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确保生产出合格的榨菜。”宝轮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肖洪伟说道。
如今,广元市利州区通过搭建农企合作平台,在“订单农业”的加持下,建立万亩蔬菜基地,通过在家门口下订单,不仅让企业就近收菜节约成本、生产全流程可监控,更是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了“菜篮子”丰富了村民的“钱袋子”的双赢局面。(丁龙凤)
来源/四川民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