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原文题目:Attenuation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Evidence from the univers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原文作者:Jing Li, Liyao Li, Shimeng Liu*第一作者单位:School of Econnomics,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Singapore通讯作者单位:Institut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Jinan University, China 原载期刊: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发表时间:2022年5月关键词:集聚经济;衰减速度;中国;国有企业观点摘要集聚经济指的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鉴于集聚经济的存在,现有文献普遍认为企业生产率会随着经济集中度的提高而提高,然而确切的变化幅度主要取决于外部性的地理范围及其在空间上的衰减程度。一些研究基于少数特定行业为集聚经济的空间衰退提供了经验证据,而集聚经济的性质和溢出效应随空间衰减的程度可能因行业而异。此外,现有文献的研究范围以发达国家为主,人们强烈希望了解推动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的集聚经济。为实证检验集聚经济的空间衰减速度及行业异质性,本文利用中国地理行政编码和29个制造业数据集,运用OLS、Lasso等方法量化研究产业集聚经济的空间衰减。以行业级衰减速度的估计为基础进一步系统评估各种空间衰减函数形式的拟合优度,并评估各行业衰减模式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1)集聚经济随地理距离增加而急剧衰减,衰减速度因行业而异;(2)在更依赖知识溢出或劳动力市场集中(labor market pooling)的行业中,集聚效益消散地更快,但在更依赖投入共享(input sharing)或国有企业份额较高的行业中则较慢;(3)平方反比距离衰减函数拟合优度最高;(4)集聚效益和衰减模式在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基于以上结论,建议:(1)促进地方集聚经济的地方政策(如中国的工业园区政策)应考虑不同行业和所有制类型的集聚经济衰减速度的不同;(2)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如何改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促进各种所有制类型的集聚经济。研究展望本研究边际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1)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地理行政编码数据,首次全面估计制造业集聚经济的衰减速度,有助于揭示不同行业的具体微观基础以及影响宏观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面;(2)首次测试不同空间衰减函数形式的拟合优度,揭示各行业集聚经济衰减速度的异质性,为校准明确模拟企业生产率溢出的理论工作提供了有用的经验指导;(3)来自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证据,有助于验证已有文献的集聚经济规律是否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从而拓展了关于发展中国家集聚经济的理论研究。同时,本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跨越更长的时间范围的数据集来研究空间衰减模式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2)研究服务业的衰减模式与当前制造业的衰减模式有何不同。整理发布杨熙锐浙江工业大学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应用经济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