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全国中药材行业信息周报(第11集)

   日期:2023-09-10 07:04: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32    评论:0    

本集内容提要:

以岭药业自建中药材种养基地,缓解部分中药材价格压力;甘肃通渭:种好中药材,铺就致富路;陕西榆林市横山区中药材年产值达1.6亿;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发展林下仿野生中药材生态种植,让“青山”变“金山”;浙江公布首批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江西乐平:林下药材有赚头,群众生活有奔头

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1、以岭药业自建中药材种养基地,缓解部分中药材价格压力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有超200个常规品种涨幅高于50%25个常用大宗药材涨幅超200%,个别品种甚至涨价49倍。并且国外药企在中国大批量收购药材。

以岭药业公司独家产品所用的中药材中,部分药材价格同比去年上浮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别产品的毛利率,公司会通过控制费用支出、降低经营成本等方式努力维护毛利率相对稳定。另外,公司对于部分用量大的中药原材料如水蛭、土元、连翘、酸枣仁,均已建立了种养殖基地,既可以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质量,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中药材价格压力。公司不涉及中药材出口业务。作为中药创新药代表公司,以岭药业公司与其他中医药行业公司一样,将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作为使命与责任,努力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努力贡献应有力量。

相关链接:

连翘规范化种植技术

酸枣仁规范化种植技术

全国500家制药企业及常年采购的中药材品种名录(第五十集)

2甘肃通渭:种好中药材铺就致富路

甘肃省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属温带半湿润干旱季风气候区,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中药材主要品种中通渭有72种、占19.8%,常用的130多个品种通渭有36种、占27.7%,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亟待释放的发展潜力。

目前,全县黄芪、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金银花种植达到15万亩、盛花期12万亩,今年鲜花总产量达3.5万吨,种植业产值达7亿元以上;年均种植黄芪、党参等道地中药材10万亩以上、预计产量5万吨。

去年,全县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20亿元以上,中医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9%,对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7.6%,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约21%。中药材链式发展,不仅保障了中药材种植户的丰厚收益,同时催生了加工企业、种植合作社以及药材加工车间和交易平台等集约化平台的抱团发展。

通渭县采取土地入股、资产入股、现金入股、劳务入股等模式,通过给流转土地分红、村集体分红、合作社分红和吸纳务工分红等办法,让中药材产业收益向群众进行分流,带动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实现共赢、共同发展。仅金银花产业“四套”入股分红模式,土地入股分红资金每年达180万元,带动1171户群众平均每年获得土地入股分红1537元;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分红资金250万元以上;带动1630户脱贫户累计获得分红收入130.4万元;每年向37个重点村集体累计分红152万元;每年就近吸纳劳动力务工达10万人次

目前,通渭县共有道地中药材加工企业4家、种植专业合作社70个,2023年培育中药材种植、农机服务、产地初加工专业合作社50户,带动一大批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和种植大户抱团发展;建成中药材烘干加工车间11个、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车间18个,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年交易量达到5.5万吨、交易额达到11亿元。

相关链接:

黄芪规范化种植技术

党参规范化种植技术

全国500家基层中药材购销站及合作社名片(第十集)

3、陕西榆林市横山区中药材年产值达1.6亿

2023年,横山区出台了《榆林市横山区特色产业奖补办法》,区财政每年整合安排资金3000万元,用于特色产业奖补。按照"建基地、强龙头、育园区、延链条、创品牌"的目标要求,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

目前,横山区通过政府推动、政策驱动、示范带动、产业拉动、培训鼓动等措施,持续加大中药材产业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6.9万多亩,种植品种主要包括远志、黄芩、黄芪等,年产量1.9万多吨,年产值收入达1.6亿元。种植范围涉及全区18个镇办50多个行政村,建成中药材五千亩以上乡镇8个,万亩以上基地1个,千亩以上基地6个,建成高镇冯家峁村远志初加工厂冷库温棚及展厅项目1处。中药材种植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亮点频现。

相关链接

黄芩规范化种植技术

远志规范化种植技术

市场价格每公斤在100元以上的中药材品种名录

4、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发展林下仿野生中药材生态种植,让“青山”变“金山”

近年来,涪陵区大顺镇利用得天独厚的林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林下仿野生生态种植灵芝、黄精、石斛、仙茅等名特中药材。今年林下中药材产值将达到2亿元。

相关链接

仙茅规范化种植技术

灵芝规范化种植技术

全国中药材市场经营(购销)部商家名片(第5集)

5、浙江公布首批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

近日,浙江省林业局公布了首批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名单共25家,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开展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认定的省份。

首批基地林下种植的道地中药材主要有白及、黄精、三叶青和灵芝等10余个种类,基地面积达1万余亩。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以林下种植为特色,以还原道地为优势,经过严格筛选、层层把关,认定基地均具备了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可靠可追溯、地域优势明显、品牌知名度高和企业信用度高等基本条件。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认定旨在优化林下种植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为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下一步,浙江省将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全省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林下道地中药材资源,加强林下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林地产出率,为山区林农增收致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白及(白芨)规范化种植技术

三叶青规范化种植技术

如何申报中药材生产扶持资金项目

6、江西乐平:林下药材有赚头,群众生活有奔头

近年来,乐平市依托财政补助资金,开展示范创建,培育扶持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引导农户加入林业合作社,实现共同增收致富。目前,该市共建成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高标准林下经济示范点3处,辐射带动林下经济示范点10处,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58个,带动农户6000多户。

利用林下空地种植中药材,不仅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不要租赁田地,减少了租金投入,杂草也没有容身之地,可谓是一举多得。乐平市重点发展黄栀子、枳壳、吴茱萸、岗梅、乌药、海金沙、锦绣草、骨碎补、菊花、掌叶覆盆子、黄精、金银花等品种,“一乡一品”种植布局带动了林下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该市森林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12万吨,森林药材年产值达到6亿元。

相关链接

栀子规范化种植技术

枳壳(枳实)规范化种植技术

全国195家规模化规范化中药材基地种植区域导航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