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玩具
分享快乐



为了培养孩子们乐于与人交往
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同时感受到分享的乐趣
我们将每周一定为"玩具分享日"
小朋友们早上来园就特别兴奋
和小伙伴们说自己从家里带来了玩具
都有什么玩具呢?
一起来看看吧!




1
玩具介绍


“大家好,我是小午
我带来了奥特曼
我家里有三个奥特曼”

“大家好,我是来来
这是毛毛虫
你们看”

“大家好,我是麦麦
这个是这样的
开门了”

“大家好,我是雯雯
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
她有长头发,手会动的”

“大家好,我是赞赞
这是我的玩具
我的是飞机
就是我坐过飞机”



2
玩具分享

终于到了分享玩具的环节啦!
小朋友们高兴的拿着自己的玩具
开始了小班第一次的玩具分享~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
玩具分享更能让孩子们学会表达
"我可以玩玩你的玩具吗?"
"我们可以一起玩吗"
"我们可以交换玩具吗"......
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表达自己


3
分享和社交

小锦囊1:
建立分享意识
分享是良好社交的重要环节。
但是分享必须是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之上的,才会对孩子的社交心理产生积极健康的帮助。强迫孩子去分享,或者不经过孩子的同意,就私自把孩子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分享只会让自己难过,会更加拒绝分享,拒绝带有分享意味的社交。
所以,在家里,父母可以通过讲绘本,看动画等感兴趣的方式,先让孩子感知分享的意义。然后在家里玩一玩分享的游戏,孩子每分享一次,就要着重夸赞孩子一次,借此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同时,父母也要多多主动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让孩子明白,分享是快乐的,也就愿意去分享。
还可以多多邀请同龄的小伙伴家庭来家里玩,为宝宝创造更多的社交和分享机会。

小锦囊2:
进行日常社交实践
3岁以后,孩子开始有自主的社交意识,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与日常生活的社交实践。爸爸妈妈的社交表现,对宝宝们来说,也会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让孩子看看爸爸妈妈日常出门是怎么和别人打招呼的,和好朋友见面是怎么相处的,去超市买东西时,是怎么和别人交流的,去亲戚家是怎么表现的等等。
日常社交实践是孩子社交学习的重要步骤,也是孩子行为模仿的有效方式,前提是父母的行为一定要合乎规范,温暖有参考价值。当然,孩子刚刚开始社交,不会总是遇到友好的人和友好的社交环境。当孩子在外边遇到不良社交行为,比如插队、打人、抢玩具等,父母不仅要学会用友好合规的方式维护孩子的社交权益,也要教会孩子面对不良行为需要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玩具分享能让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升温
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小伙伴的友谊
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技能
还能帮助孩子们学会珍惜他人物品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等
希望孩子们在每次的活动中
都能有所收获
期待下一次的玩具分享哦!
我们一起玩玩具吧~
我可以加入你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