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压缩机主要由气缸、活塞、吸入和压出气阀所组成。它的工作原理与往复泵相似,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而将气体吸入和压出。但由于压缩机的工作流体为气体,密度比液体小得多,且可压缩,因此,在结构上要求吸入和排出气阀轻便而易于启闭。活塞与气缸盖间的余隙要小,各处配合需要更严密。此外,还需要根据压缩情况,附设必要的冷却装置。
1、单级往复式压缩机
下图展示了一单动往复式压缩机工作时,各阶段活塞的位置。现照此图,对其工作原理加以说明。活塞在气缸内运动至最左端时,如图(a)所示,活塞与气缸之间还留有一很小的空隙,称为余隙,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活塞撞击在气缸上。由于余隙的存在,在气体排出之后,气缸内还残存一部分压力为p2的高压气体,其状态如图(e)的A点。当活塞从最左端向右运动时,残留在余隙中的气体便开始膨胀,压力从p2降至p1时,活塞达到图(b)所示位置,此时气体的状态相当于图(e)上的B点,这一阶段称为膨胀阶段。活塞再向右移动时,气缸内的压力下降到稍低于p1,于是吸入阀开启,压力为p1的气体进入气缸,直到活塞移至最右端,其位置如图(c)所示,气体状态相当于图(e)上的C点,这一阶段称为吸气阶段。此后,活塞改向左移动,缸内气体被压缩,压力升高,吸入阀关闭,气体继续被压缩,直至活塞到达图(d)的位置,压力增大到稍高于p2,气体状态相当于图(e)中的D点,这一阶段为压缩阶段。此时,排出阀开启,气体在压力p2下从气缸中排出,直至活塞回复到图(a)所示位置,这一阶段称为排出阶段。
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
由此可见,压缩机的一个循环是由膨胀、吸入、压缩、排出等四个阶段组成,在上图(e)的p-V坐标上为一封闭曲线,BC为吸入阶段,CD为压缩阶段,DA为排出阶段,而AB则为余隙气体的膨胀阶段。由于气缸余隙内有高压气体存在,因而使吸入气体量减少,增加动力消耗。
2、多级往复式压缩机
若生产上所需的气体压缩比很大,要把压缩过程用一个气缸一次完成,往往是不可能的,即使理论上可行,也不切合实际。压缩比太高,动力消耗将显著增大,气体的温度升高也大。此时,气缸内的润滑油会变性(黏度下降,甚至焦煳),致使润滑不良,机件受损,严重的会造成爆炸,同时余隙也使压缩机的容积系数严重下降。因此,当压缩比大于8时,则需采用多级压缩,此种压缩机称为多级压缩机。
1,4,7—气缸;2,5—中间冷却器;3,6,9—油水分离器;8—出口气体冷却器
3、往复式压缩机的分类
往复式压缩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活塞的一侧或两侧吸、排气而分为单动和双动式;按气体受压次数而分为单级、双级和多级;按压缩机所产生的终压而分为低压(10at)、中压(10~100at)、高压(100~1000at)、超高压(1000at以上),当前在超高压领域主要采用往复式压缩机;按生产能力分为小型(10m3/min以下)、中型(10~100m3/min)和大型(100m3/min以上);按所压缩气体种类分为空气压缩机、氨压缩机、氢压缩机、石油气压缩机等。决定压缩机型式的主要标志,是气缸所在空间的位置以及气缸的排列方式,若按此分类,则依照压缩机在空间位置的不同,可分为立式、卧式和角度式压缩机;依照压缩机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列、双列和对称平衡型。
往复式压缩机国产型号均以拼音字母代表结构型式,如立式为Z,卧式为P,对称平衡型为D、H、M,角度式的有L、V、W等。与型号并用的数字分别表示气缸列数、活塞推力、排气量和排气压力。例如2D6.5-7.2/150型压缩机,表示气缸为2列,对称平衡型(D型),活塞推力6.5t,排气量7.2m3/min,排气压力150at(表压)。
4、往复式压缩机的注意事项
往复式压缩机的排气,如同往复泵的排液一样,是脉动的,因此,压缩机的出口要连接储气柜(缓冲缸),使气体输出均匀稳定,同时使气体中夹带的水沫和油沫在此处沉降下来。为了操作安全储气柜上要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压缩机的吸入口应安装过滤器,防止吸入灰尘和杂物,磨损活塞、气缸等部件。此外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必须注意润滑和气缸的冷却等。
篇尾推荐:
“点赞”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信仰,如果能得到您的“转发”,小编将受到莫大鼓舞!!
由于微信平台推送规则改变,如果想要每次都能受到小编推送的文章,欢迎将本公众号设为“星标”。